2012年1月5日,松岗人民医院妇科为一患有阔韧带肌瘤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患者,陈女士,47岁,围绝经期女性,已生两胎,其丈夫已行结扎,有痛经史。因“月经频发1年”入院,妇检:宫颈肥大,光滑,宫口闭合,子宫如孕11周大小,前位,形状不规则,无压痛,质硬,有结节感,活动可,左右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2011-12-17:B超子宫内实质性占位病变(78×64mm),性质待查,考虑子宫肌瘤。 2011-12-20:TCT: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鉴于患者47岁,无生育要求,其子宫增大大于孕11周,有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亦要求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后于1月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子宫增大如孕11周,形状不规则,右侧阔韧带内见一肌瘤组织,直径8×8×73cm,凸出,使子宫变形,子宫左侧可见大小约2.5×2.5×2.5cm3肌瘤两个,双侧卵巢、输卵管未见异常。术中因右侧阔韧带肌瘤基底部较宽且位于右侧宫颈部,无法暴露视野,不宜处理双侧子宫骶主韧带,故予1号线两次套扎子宫峡部及右侧阔韧带肌瘤基底部,碎宫器取出大部分肌瘤组织及子宫后,超声刀切除双侧主韧带及骶韧带后顺利切除子宫,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输液1500ml,术中出血20ml,尿管引流通畅,尿色清,量约400ml,术后安返病房,患者术后无发热,阴道无流血、流液,腹部伤口愈合好,术后五天出院(腹部伤口拆线甲级愈合 )。
发生于子宫体侧壁向阔韧带两叶腹膜之间伸展者,称为“阔韧带肌瘤”,属于浆膜下类型。但还有一种阔韧带肌瘤,系由阔韧带中子宫旁平滑肌纤维生长而成,与子宫壁完全无关。阔韧带肌瘤在其增长发展过程中常使盆腔器官、血管等发生位置与形态改变,尤其是输尿管变位,造成手术治疗上的困难。子宫阔韧带肌瘤曾被称为“微创禁区”,这种肌瘤位于子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已经迫使子宫血管及输尿管发生移位,致使手术难度增加,如果进行微创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输尿管损伤。在医学界,对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手术存在争议,主要是担心在手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且容易损伤盆腔脏器。但现在,随着医学的进步、我院腹腔镜手术器械不断完善,我科陈光元科主任的腹腔镜技术娴熟精湛,陈女士这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使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手术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区,可以为更多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造福。
松岗人民医院妇科于2006年9月1日从妇产科独立出来,是我院重点专科之一,是一支技术一流、实力雄厚的临床科室。妇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是我科的专科特色,我科的先进设备有:1日本奥林巴斯的腹腔镜系统;2 德国wolf的宫腔镜电切系统(全球最新的,最先进的,配有自动抽吸组织功能);3 日本奥林巴斯的超声刀;4德国博威ARC350能量工作站;5 美国ELLMAN高频射频电波刀
我科开展的手术:腹腔镜下的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困难子宫切除术(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有过剖宫产史的患者)w腹腔镜下的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的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下的纵膈切除术;
宫腔镜下的子宫肌瘤电切术;w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电切除
不孕症微创手术治疗;宫腹腔镜联合下的输卵管导管介入术、输卵管端端吻合术、输卵管子宫角部植入术,95%输卵管都成功疏通,术后妊娠率到60%;异位妊娠腹腔镜下的保留输卵管手术,术后最大程度地保存输卵管的功能,妊娠期妇科急腹症的腹腔镜诊治,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无流产并发症发生;宫腹腔镜联合C臂X光机透视定位行复杂异位环取出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圆韧带悬吊术+双侧骶骨韧带缝扎术;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