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我院普外科接收了一位急性下腹部疼痛10天余的48性女岁患者,急诊全腹部CT扫描发现右侧附件囊性病变、盆腔积液;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胆囊收缩状态与胆囊炎鉴别。放射科建议增强CT扫描。由于肝右叶占位2天前已做平扫,于11月27号直接增强扫描,肝右叶占位确诊血管瘤,但是胆囊出现不均质强化病灶,考虑胆囊占位,由于前2天胆囊呈收缩状态未见明确异常。放射科医师普外科医师联系沟通,建议再次空腹CT平扫。于11月30日再次空腹CT平扫,却发现胆囊结石,这就“见鬼”了!!!! 为啥前次胆囊CT没有结石,仅仅经过6天时间就长出结石??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查看患者病历,发现患者使用了头孢曲松~喔,原来是药物结石.....
我们平时所讲的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药物性结石有以下原因引起:1.雌激素; 2.头孢曲松; 3.非甾体类抗炎药:;4.潘生丁(双嘧达莫); 5.全胃肠外营养药。更主要是指因使用头孢曲松所致的胆囊结石,其让人纠结的特点是“可逆性”。据报道,曾有医师因为它惹过麻烦(一名年轻女性因腹痛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胆囊炎伴结石”,医生建议择期手术治疗。数日后,该女子到医院复查,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胆囊结石无故消失,超声报告“未见异常”,一怒之下,一封“超声误诊险致患者胆囊被切”的投诉信被寄到了医院相关部门)。也有患者为此切过胆囊。
据文献报导,约有25% ~ 45% 患者服用头孢曲松后,发生胆汁瘀积症状 ,其瘀积物主要成分是头孢曲松钙盐所致的颗粒物质,头孢曲松所致结石症结石一般直径较小或呈泥沙样,发生快,溶解消失也快,最快出现是在给药后第2天,最快消失是在停药后第11天;停用该药物后,胆囊中的胆酸池又恢复平衡,重新溶解胆固醇结石,头孢曲松钙盐溶解以至结石消失,因而被称做可逆性结石,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假结石症。
(放射科,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