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提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能力,12月9日下午我院特邀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传染病监督科、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科、医药行业协会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专家,为本院新生儿接种工作医务人员、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及社康中心计免人员讲解《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宣传贯彻要求和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的报告。本次培训会吸引了沙井街道各民营医院的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前来学习。

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传染病监督科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条款等内容,落实“四个最严”、“两个促进”精神,深入讲解了相关条款,明确法律责任,共同探讨了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要求各参会人员认真传达学习,提高我区预防接种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能力,规范开展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科梁瑞仪解读了药品管理法重点关注的问题,督导提醒我院在药品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针对目前形势,要提升对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药品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提升防控职业风险能力水平。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确立了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等基本原则,确立了药品追溯与药物警戒制度,为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深圳市宝安医药行业协会陈嘉亮为大家阐述了《管理疫苗法》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疫苗管理法》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药品监督部门和卫生健康监督部门的职责、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区别、批签发的概念、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日常需要向药监部门报告的情况、疫苗脱离冷链运输和储存安全的有效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可能违法行为等一一作了详细解读。
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彭敬博士为大家分享了育苗接种后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报告处理流程。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及法律观念,全面系统地了解疫苗立法的意义所在,掌握了疫苗接种后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报告处理流程,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消除预防接种安全隐患,满足公众用药需求,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