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味本膳”药膳工作会议在该院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宋鲁成等知名药膳专家出席,通过主题演讲、跨界对话与实践体验等形式,为医院药膳工作和中医药膳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药食同源,良药不再苦口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从《黄帝内经》“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饮食理论,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食疗方、孙思邈“食治”体系,展现了我国药膳理论和实践的源远流长。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通过药膳,寓药于膳,良药不再苦口。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宋鲁成等9位专家教授,围绕“三应药膳应用推广与赋能南川实践”“‘中医食疗’让良药不再苦口”“药膳食疗之实践”等内容,展开深度探讨。专家们从理论到案例,系统解析了药膳在疾病预防、亚健康调理、健康养生中的独特价值,为医院药膳科室建设提供了科学化、可落地的指导方向。
跨界融合,药膳产业定“出圈”
在圆桌交流环节,中医推拿、中药、治未病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药膳+现代医学”的融合路径,为医院药膳工作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医院药膳服务需以患者个体化需求为核心,构建“精准食疗”体系,助力健康管理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延伸。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院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政策为中医药产业转化提供了思路,为药膳产业的发展了指明了前进方向。宝安区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消费,开展“暖医行动”,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药膳正从传统养生智慧转化为普惠型健康方案,要加强中医药产业转化,加大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积极推进与中医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一批可转化的产品”陈桂红副局长说,“药膳以其天然、绿色、综合调理的特点,正契合大众对健康养生的迫切需求,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定能在大健康产业中放光‘出圈’。”
在深圳市中西结合医院药膳研发平台,与会专家展示了“黄精煨四宝”“四物健脾汤”等药膳制作过程,传授药膳制作实操经验,让参会者亲身感受“寓医于食”的魅力,将传统智慧转化为日常健康实践,获得一致好评。宋鲁成主任委员介绍,从营养药膳、养生药膳到临床药膳、治疗药膳,各专科要结合各自特点广泛参与、深入研究,探索药膳发展“深圳模式”,让药膳品牌越擦越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力传承发展中医药膳食养文化。“味本膳”正是该院打造的“药食同源”品牌,旨在融合中医传统与烹饪食疗,挖掘中医“药食同源”精华,加强药膳产品的转化,讲好药膳发展的“中西医结合”故事,让药膳更好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