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医院简介

医院领导

医院文化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简介

日期:2021-04-22 信息来源:

  【发展历程】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54年,位于素有“千年古镇、中国蚝乡”之称的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地处珠江口东岸,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距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3公里,服务辐射面积6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逾150万。医院前身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转型升级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

图片1.png

  【基础规模】  

  医院按照“1+N+M”模式加强城市医疗集团紧密管理,目前拥有1总院+1家社区医院+3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开放床位895张。扩建(二期)工程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2025年新建综合楼交付使用,届时总院建筑面积达29.46万㎡,床位总数1500张,将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环境最美、设备最全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1个。2024年全院门急诊诊疗量359.5万人次(含社康),出院病人超4.8万人次,年均120救护车出车超8000次,出车量位居深圳市前三位。

  目前,全院职工21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比92%,高级职称327人(含二级教授2人),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60人,硕士研究生428人;拥有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3人,省级名中医1人、杰青医学人才1人、杰出护理工作者1人,深圳市鹏城中医药领军人才2人、鹏城岐黄工程优秀人才1人,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10人、市卫生系统特聘岗位人才8人,宝安区首席专家3人,各级高层次人才70人,国家级、省级以上专委会主委6人,博士后指导老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

  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是广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项目、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三级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建设单位、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和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全国社区脑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医院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及业务量位列全省中医系统前列,2023年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质控先进单位,2024年在社康系统创建广东省胸痛救治单元31个。急诊科年均诊疗量约19万人次,年收治急危重症7000余例,可独立开展ECMO、急诊介入、急诊胃镜、血浆置换等危重症救治核心技术。医院每年开展心、脑、肺、外周血管介入等危急重症介入手术2200余例,脑病科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疗效显著的急性脑梗死取栓联合超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法;创伤骨科每年接诊创伤患者超2万例,肢体离断再植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输血科在市内率先启用无人机运输血液模式,打造首批无人机急救运血航线。

  在2023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获同类别最高等级A级,连续两年进入A等级,跻身同类医院“第一方阵”。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事务中心2022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我院DRG能力指数在全省178家中医医院排名第17位,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排名第11位(两项指标均在深圳市7家公立中医医院排名第1),医院11个学科(神经、眼科、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女性生殖、妊娠分娩、血液、感染、创伤)在中医医院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评价中排名深圳市第1。

  【学科建设】  

  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急诊科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中医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心血管病科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区级医学重点学科(含中医类、临床类)/中医特色专科10个,构建了“1+2+6+4+10”特色布局的重点学科群体系,实现了国家级、省市区各级重点学科全覆盖。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社康中心2家;国家级示范社康中心1家,省级示范社康中心1家。累计柔性引才高层次技术协作团队22个、建立名中医工作室18个,引进8个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1个宝安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图片2.png

  科研教学

  医院是广东省、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中心(2000㎡)和宝安区手外科研究室,拥有科研PI团队7个。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已出站7人)。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项,省自然基金项目6项、省中医药局课题13项,市科创委自然基金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奖励3项;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进步奖1项,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图片3.png

  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为学校提供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为主体,涉及中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医院也是南方科技大学教学医院,中南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检验专业学生培养基地、湖南医药学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3+2”模式教学医院,承担着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及本科生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医院也是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深圳市中医院)协同基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协同基地,深圳市中医专科护士与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专科优势】

  1、急诊科: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认证的综合卒中中心、国家PCCM建设三级达标单位、粤港澳大湾区ECMO联盟成员单位、深圳西部创伤联盟成员单位,承担着深圳西部片区大量急性胸痛、急性卒中、急性创伤等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救治工作。每年接诊急诊患者16万多人次,挽救近万人生命。近三年获评深圳市急诊急救考核双A单位。

  专科特色:秉承“救急救重、生命优先、中西并重”的救治理念和“应救尽救”原则,探索构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快速、高效、全覆盖“大急诊”救治体系,打造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和中医急救“急先锋”,形成了中风、卒心痛、异位妊娠、呕血等六大优势病种,擅长运用“针药并用、内外兼治”中医治疗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法透药治疗等中医特色急救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急危重症中医药使用率100%。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及取栓超早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围绕中医优势病种创新性提出“清宣为主、扶正为要”的重症肺炎治疗理论,建立了“预警系统-治未病中心-医防融合-区域”闭环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为挽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图片6.png

  急诊科团队人才梯队结构持续优化完善,医疗设施完善,技术精湛成熟。现规模较大、人员配置合理、设施技术完善。设置了诊疗区、留观区、抢救区,提供24小时同质化诊疗服务;诊疗区内设急诊内科、外科、其他专科;开展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热奄包、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等常见中医诊疗项目。 

图片7.png

  2、脑病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卒中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会长单位,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全国介入培训导师单位,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致力打造成为以脑中风、帕金森病、痴呆、脑病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华南地区标准化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国家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粤港澳分中心。 

  专科特色:对超早期或早期脑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超早期 (1小时)或早期的脑梗死介 入取栓后联合“醒脑开窍”针灸,疗效显著且安全,突破了取栓后不针灸的固有理念。脑中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成熟开展脑中风病早期溶栓治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危重症救治,脑血管病筛查、超早期急救、卒中二级预防及中西医结合康复等序贯性一体化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图片13.png

DR9T2392.JPG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带徒

  3、骨伤科:宝安区中医重点学科;其骨质疏松科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图片8.png 

  专科特色:

  骨伤科三病区(骨质疏松科/脊柱外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主委单位。创制的健骨一方、天癸散、扶元乳膏穴位贴敷和活血通络凝胶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的3D打印颈椎椎体置换、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术、脊柱椎体全切重建、脊柱内镜、严重脊柱创伤等十余项国内先进脊柱手术术式,广受患者好评。

图片16.png

  骨伤科二病区(手外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手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宝安区手外科研究所依托科室。擅长以超显微外科技术 --指(肢)体离断再植再造 ( 包括上臂完全离断再植、多指离断再植 ),四肢及躯干大面积创面缺损的显微游离皮瓣修复,肩、肘、腕关节损伤的微创关节镜治疗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微波微创治疗,疗效显著,特色鲜明,并拓展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图片17.png

  骨伤科一病区(骨科):开设中医正骨、骨关节、骨创伤、运动医学、足踝五个专业组,承担区域创伤骨科和髋膝踝关节疾病的诊疗及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与抢救任务,在骨创伤重危症救治、老年髋部骨折诊治、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和膝关节疾病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手术治疗微创化,并结合中医特色治疗促进骨折恢复。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图片18.png

  4、康复医学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

  专科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科学发展”的建科思路,打造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中风康复为重点优势治疗病种,且中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的综合性康复医学科。开展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中药外敷、刮痧火罐、药棒疗法、火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疗法,同时开展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及系统功能锻炼等现代康复治疗,为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社康中心的肢体残疾康复业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供服务,并影响辐射到东莞、香港、惠州、海南等地区,一些香港、澳门及美国患者也慕名而来。 

图片19.png

  5、肺病科:广东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建设单位,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PCCM)规建三级达标单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建设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中国咳嗽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中西医结合慢阻肺医防融合专委会主委单位。开展早期肺癌和肺结节MDT,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明原因慢性咳喘病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慢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早期肺癌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等领域区域领先、特色鲜明。 

  专科特色: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鲜明,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为特色优势病种和重点发展方向。专科实验室(咳嗽实验室)为深圳市首家咳嗽实验室,以“咳嗽实验室”的现代医学精准诊断和祖国传统针药“名医中药验方、靳三针系列咳三针、喘三针、哮三针”充分结合,首创慢性咳喘病“一证一方,内外兼治”诊疗体系。在宝安区率先开展“早期肺癌和肺结节多学科联合(MDT)门诊”及云诊室,研发“山莲扶正消积膏、温胆散结颗粒”等明星方剂,提出“极早期肺腺癌治愈窗口”概念,从微创到超微创,为肺结节患者提供精准经皮肺结节消融手术,以最小创伤达到极早期肺腺癌治愈目标。全球首创“四方联动、医防融合、全人群覆盖、主动发现、精准分层、中西医结合规范管理”的呼吸慢病社区管理新体系,获得2023年度深圳“簕杜鹃奖”。

图片20.png

▲早期肺癌和肺结节多学科会诊

  6、心血管病科: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宝安区医学重点学科(中医类),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单位、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 康复中心建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专委会副主任单位、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副主委单位。在深圳市内率先开展冷激光、药物球囊 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等国内领先新技术,全面探索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系疾病的临床和科学研究。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获得广东省2023年度胸痛中心质控先进单位、两次“院长质量奖”。

  专科特色: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危重症诊疗、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血管内超声;心律失常的心内电生理+射频消融;埋藏式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含ICD和CRTD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室缺)封堵;肾动脉支架置入;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三甲重点专科诊疗项目全面覆盖,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到 98%,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达 98%以上。

图片23.png

  7、妇科:宝安区医学重点专科。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女性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医妇科质控中心、深圳市妇科质控中心专家单位。近三年在国内创新开展宫腔镜下宫内缝合术、混合现实导航妇科手术,全面探索经宫腔镜宫内疾病治疗新技术,多次受邀国内外交流,影响辐射到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海南、东莞、惠州等地区,许多外省患者慕名而来。

  专科特色:生殖外科疾病诊疗;宫腹腔镜微创手术;运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开展疑难杂症术前评估、术中导航;开腹及微创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单孔腹腔镜技术;痛经、更年期、围绝经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疾病诊疗;计划生育手术及 PAC(流产后关爱);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专项服务。

图片24.png

  8、全生命周期中西医结合照护团队: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专科是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徐桂华院土全生命周期中西医结合照护团队依托科室。徐桂华院土团队领衔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科是国家高水平中医重点学科、国家中管局中医护理学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中医护理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团队成员中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2名,护理博导4名、硕导44名。我院依托其科研平台及优势,围绕妇幼健康照护、智能智慧老年健康照护、慢病照护等专业领域,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学术建设等五大高地,造福百姓安康。

图片25.png

  9、深圳西部脑科中心:是以全国百强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领先学科和品牌学科、深圳市规模最大、亚专科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龙头,带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和医院社康中心,形成三级联动的神经系统疾病专病诊疗新模式,旨在实施社康中心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筛查、居家康复和慢病管理,实现病有专治、病有良医的高质量全程专病诊疗体系,创新打造深圳市西部区域性高水平筛、治、康、管神经系统疾病一体化医疗体系。双方合作,是“顶天”的高水平医院和“立地”的基层医疗集团两层体系相互配合、协同发展重要举措,将极大提高双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为深圳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华南脑科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专科特色:特别擅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垂体瘤、帕金森病、可逆性痴呆与常压脑积水、颅脑创伤、运动障碍、脑血管病、功能神经疾病、脊髓脊柱疾病、癫痫、疼痛等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康复。

图片26.png

  10、脾胃病科:是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宝安区中医特色专科,设有病房、消化内镜中心及脾胃病专科门诊三个部门。内镜室消化内镜设备齐全,现拥有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设备、24小时测酸、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设备。

  专科特色: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各脏器器质性功能性疾病及各种毒物中毒;对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破裂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危重症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以及内镜下手术,包括内镜下止血术、食管静脉套扎术及胃底静脉组织胶栓塞术、胃造瘘术、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胃肠息肉电凝电切术、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内镜下阑尾炎逆行治疗术,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及胰胆管支架置入术等三四级手术。

  【发展愿景】

  按照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布局规划,坚定不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发展深圳模式,将医院建设成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疗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中西医结合先行示范医院,打造国际、智慧、安全、人文的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

二维码 医院公众号.jpg

  医院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沙路528号

  客服热线:(0755)27728595, 27722241(总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