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人体内的气血也按照一定的节奏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因此,养生也要因时而异,中医养生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结合身体部位,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今天我们来看看十二时辰养生法——巳时
时辰:巳时。
巳时——脾经充电时间
巳时:早晨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中医养生理念:巳时,工作学习的黄金时间。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第一,巳时,脾经当值,主运化升清
这个时辰对应脾经就是消化和吸收。能够把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起到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以维持人们的生命活动。有充足的营养后,是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因此,巳时也被人们称之为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第二.脾在志为思。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长期心情不好或者是思想负担过重的话,就会感觉吃不下饭。其实,这就是一个顶好的关于说明“脾主思”的生活现象。当人处于过度思虑的情绪下,就会伤脾,造成脾气不足,影响食欲。若长此以往,人就会很快的消瘦下去。所以,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吃甜食,因于甘是入脾的。
第三,脾胃互为表里,相须为用。
因脾胃互为表里,相须为用,故巳时脾经值班的时候需注意脾胃共养,这样能保持身体机能的状态最佳。养护脾胃,关键有三:一是注意饮食有节,不可过饱,以免劳伤脾胃;二是避免饮食生冷太过,以免挫伤脾胃阳气;三是注意不可过度安逸,或久坐不动,以免脾胃气机阻滞。
那么养脾胃的药膳又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人参煨猪肚
材料:猪肚1个,人参15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温食。
功效: 健脾养胃。
适用: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欲不振的人群。
2.瑞香汤
材料:山药120克,乌梅、甘草各30克,陈皮、木香各3克。
做法: 将以上诸药为末,每次取适量做汤服食,每日2次。
功效: 健脾益胃。
适用:肝脾不和、胃脘胀痛,大便溏薄的人群。
3.桂圆石斛汤
材料:桂圆5~10个,石斛10克,白糖少许。
做法:桂圆去壳,同石斛-起放锅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烧沸一刻钟即可,不可久煮。作点心吃。
功效: 补脾健胃、补心益智、除烦热。
(稿件提供:治未病中心 尹培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