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排队核酸欲断魂
最是一年踏青时
奈何管控家里蹲
此时的你,是否总会莫名其妙的烦躁易怒?除了疫情造成的原因外,节气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其实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古语说:女子伤春,男子悲秋。肝为女子先天之本,肝的藏血,肝的疏泄,都是女子非常依赖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提到,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
清明节气,是清气上升的时节,同时也是人体阳气上升的阶段。正所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在这段时间里,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季之时逐渐加深,并在清明之时达到旺盛时期。天地之间阳气升发,人则容易肝火旺。肝火一动,气机乱窜,火扰神明,诸脏受病。俗话说“气大伤身”,即是如此。春天人们易于烦躁,发脾气表面上是让别人受气,其实不然,发脾气的人自己受伤最重。由此也提示我们,春天养肝,是养生的关键。
从中医理论来讲,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春季养生首先养肝。肝主疏泄,主条达气机,肝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通畅,阳气易于升发。身体的一些穴位也可以帮助我们顺应“春生”之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穴位就像身体的钥匙,可以打开健康之锁。春季养肝可按揉期门、肝俞、太冲、太溪四大穴位。
太冲穴位
【位置】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取穴法】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揉2~3分钟。
【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肝的原气输注之处,按之可培补肝之原气。
太溪穴位
【位置】位于足内侧,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取穴法】太溪穴位于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推拿时取坐位,用拇指点揉2~3分钟即可。
【作用】太溪为肾经原穴,按之可培补肾之原气。中医讲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能涵木,按揉太冲穴和太溪穴可起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的作用。
肝俞穴位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法】双手握拳,手臂屈曲,拳背置于后背两侧,当前臂呈水平位时,手背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操作方法】用拳背在穴位上做上下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推拿3~5分钟。
【作用】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期门穴位
【位置】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法】从乳头往下数两个肋间隙就是。
【操作方法】推拿时以手掌置于期门穴,沿肋间隙做前后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推拿3~5分钟。
【作用】期门穴是肝的募穴,肝俞是肝的背俞穴,分别是肝气输注于前胸和后背的重要穴位,两者配合按,可起到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作用。
中医推拿、心理咨询、健康饮食等养生,顺应自然法则,调养身心,实现心情愉快,身体少病,气清景明而无虞。春季养肝,重在调畅气机,日常除了戒燥、戒怒,保持心情愉悦外,还可通过推拿肝经来调畅气机。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和藏血。推肝经有助调畅气机;其次,推肝经还可助肝脏贮藏血液,调节人体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用中医的专业术语说就是:“推肝经有清肝泻火、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作用。”
推肝经时,首先人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拇指重叠,用拇指指腹推按,从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至膝关节处。左右交替,以感到疼痛为佳(如果没有疼痛感,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说明肝经通畅)。
(推拿科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