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医院概况

党建动态

医院新闻

通知公告

就医指南

专科专家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辅助栏目

2022年世界肾脏日(WKD)“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日期:2022-02-27 信息来源:

  世界肾脏日,是2006年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时间定为每年三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目的是促使全人类重视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到今年的2022年3月10日已经是第17届了,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如何才能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呢?中华肾脏病学会号召全国肾脏病医务工作者积极宣传世界肾脏日,唤起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视。目前中国人群中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很低,不少门诊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尿毒症。这就需要我们肾脏病医务工作者加强宣传,在全体居民中通过健康检查或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可能引起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疾病,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肾脏主水,具有排尿、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分泌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等功能。中医认为,肾主水、藏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肾脏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怎么才能发现呢?下面我们简单说一说。

  首先婴幼儿不吃盐,其辅食清淡,不食蚝油、酱油等调味品。因为宝宝出生时肾脏虽然已经长成,但其功能不足成人的一半,过早食盐可加重宝宝肾脏负担,同时还会造成宝宝偏食、挑食毛病,直至学龄前宝宝肾脏功能才发育成熟。年轻的爸爸妈妈要谨记呦!

  其次有病不要乱吃药,正规看医生。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冒后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退烧药,效果看似“药到病除”,但在医院里常常见到就是因为服用感冒药而导致急性肾损伤。因此民间一直说“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和排泄器官,我们吃进去的绝大部分要经肾脏浓缩后排泄,导致肾脏局部药物浓度很高,因此,肾脏非常容易受到药物损害。

  再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注重吃穿住行,越来越惜力,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开车绝不步行,夏天空调房,冬天暖气房,各种快餐速食,反季节蔬果成为普遍。这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致使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但是人们却认识不到肥胖是肾脏病的高危因素。所以走起来,跑起来,动起来,是远离肥胖,远离肾脏病的有效措施。每周三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即可。

  说到饮食习惯,南方人少盐多糖,糖尿病患者偏多。北方人多盐少糖,高血压偏多。殊不知高血压、糖尿病最先累及的脏器就是肾脏。所以说稳定血压,控制血糖,就是在保护您的肾脏。而老百姓说的“病都是吃出来的”也不无道理。

  说了这么多,怎么发现是不是的了肾病,是不是要花很多钱才知道呢?NO,定期健康检查或疾病普查即可:检查非常简单,尿常规、B超、抽血肾功能检查尿常规里有没有蛋白“+”,管型计数有没有>5,B超显示肾脏有没有结石和肾形态改变,抽血肾功能指标异常,基本上就可以确诊啦!

  是不是检出肾病就没治了,不是的,先不说现在治疗肾脏病的手段有多少。发现后进行病因筛查,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急性期,经治疗后可恢复,如果是慢性病,定期复查,正规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争取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即使到了慢性肾脏病五期,也可以通过规律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脏移植等手段来治疗,未来还可实现可穿戴透析治疗,让患者在边工作、边学习、边生活边透析治疗,总之一句话:即使到了肾脏病五期,活着不是为了透析,透析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虽然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病种繁多、病情迁延,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能够减少和降低肾脏病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呼吁少盐控血压,少糖控血糖,积极运动,远离肥胖,定期参加健康检查或疾病普查,有病正规看医生,定期复查,正规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争取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实现对肾脏病的早预防、早认识和早干预,从而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远离肾脏病,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肾病科 冯改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