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常见原因有缺少纤维素摄入、肠肌收缩力下降缺乏运动、肛周疾病等。
1.主食不宜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米糠和
麦麸等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饮食;多用产气、润肠食品,如生葱、洋葱、番薯、甘蔗、香蕉、胡桃、生萝卜等,有利用食物发酵,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2.可尝试以下两种方法治疗便秘:
①在水果上撒上2~3汤匙的米糠或燕麦片,每天2~3次,对治疗便秘效果很好;
②睡前可喝一勺芝麻油,用温开水加生蜜适量搅匀送下;晨起可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接着慢跑或快步走30~40分钟可促进排便。
3.养成定时大便习惯,重建排便条件反射,切忌憋便。
4.常做腹部按摩,可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回,效果较好。
5.加强体育锻炼,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6.产妇和年老体弱者,应坚持作仰卧起坐、腹式运动(即反复用力收腹)和提肛运动(平卧位,进行收缩肛门运动50~100次),以加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
7.对不能靠饮食及运动调节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油栓、聚乙二醇4000散等轻泻剂帮助排便,以免大便在直肠内停留过久。老年人不能用力憋气排便,以免发生脑血管意外。
8.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泻药,因长期应用泻药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
习惯性便秘中医养生保健小贴士
一、饮食调理
1.少食辛辣、肥腻之品。
2.多吃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畅通易解,民间多有此经验。《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
3.胡桃适宜大便燥结之人服食,古有记载。《医林纂要》中就说:“胡桃仁,润大肠,通热便。”
4.取新鲜白萝卜250克,洗净后绞取萝卜汁,然后兑入少量蜂蜜,空腹时1次服下,每日1次。《日用本草》云:“萝卜宽胸膈、利大小便。”
二、物理疗法
1.指压相关穴位:大便未出时,两手重叠在神阙穴(即肚脐)周围,按顺逆时针方向按摩15次,然后轻拍肚子15次。大便将出不出时,用右手食指压迫会阴穴(二阴之间中点),便可助大便缓缓排出,心情要轻松,千万不可焦虑。
2.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有其独特的形式,磁石疗法就是以黑膏药加磁石的形式外用贴于神阙穴,激发经气,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肠蠕动力度,清理肠道,消除排便不畅、便秘腹胀等不良现象。
3.腹部按摩:睡在床上,双腿弯起来,腹肌放松,将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从右到左沿结肠走向按摩。当按摩至左下腹时,应适当加强指的压力,以不感疼痛为度,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揉和腹部按摩可随时进行,但一般选择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时,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不宜过饱或在过于饥饿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