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至,盛夏始,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将越来越闷热和潮湿,人体易受暑热、暑湿之邪侵袭,此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养护。
一、保持阴阳平衡,顾护阳气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易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因此,保持阴阳平衡,顾护阳气尤为重要。
避免贪凉:不可过度饮用冷饮,避免洗冷水澡,以免寒邪入体,损耗阳气。同时,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以26℃-27℃为宜,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
适度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和缓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以防中暑。
二、调理脏腑,养心安神
中医认为,夏季五脏对应的是心,因此养心安神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保持心情平和: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此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下棋、书法、绘画等活动来静心宁神。
合理饮食:适当食用红色食物,如红豆、红枣等,这些食物富含铁质,有助于补血养心。同时,适量食用莲子、百合等食材,可清心除烦、安神定志。
三、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小暑时节,人体易受暑热、暑湿之邪侵袭,应适当食用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食物。
1. 小暑三宝:
(1)莲藕:莲藕能清热除烦。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具有很好的降暑效果。
(2)黄鳝:黄鳝性温味甘,属于补性食物,有补虚损的作用,适合在小暑时节食用。
(3)绿豆芽: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能促进肠蠕动,适合便秘患者食用。
2. 小暑三茶:
(1)竹叶心莲子心麦冬茶
材料: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
做法:将材料煎水,代茶凉饮。
功效:解暑、健脾胃、助消化。
(2)薄荷藿香茶
材料:薄荷4克,藿香、淡竹叶各3克,车前草5克。
做法:将材料加水煎汤代茶饮。
功效:消暑清热,提神醒脑。
(3)五花茶
材料:由金银花、木棉花、槐花、鸡蛋花、贡菊各3克。
做法:将材料煎水代茶饮。
功效:消暑利湿,清热解毒,预防中暑。
四.穴位按摩,提神醒脑
炎炎夏日容易让人头晕乏力、无精打采,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提神醒脑。
太阳穴:正坐或站立取穴,位于眉梢和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一寸的凹陷中取穴。按摩时,可以采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轻轻按压在太阳穴上,逐渐增加压力,然后做小圈状按摩约1-2分钟。按摩时应保持呼吸均匀,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轻轻按揉可缓解头痛、提神醒脑。
百会穴:正坐或仰卧位取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处,取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可用中指或食指指腹按压在百会穴上,逐渐用力深压,保持按压几秒钟,然后松开,重复几次。或将手掌覆盖在头顶,以百会穴为中心,用掌心做旋转按摩,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方向,各揉动数十次。按摩此穴可提神醒脑、升举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