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医院概况

党建动态

医院新闻

通知公告

就医指南

专科专家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辅助栏目

0~12月龄婴儿特殊营养需求喂养专家共识

日期:2024-03-07 信息来源: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及中华预防医学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广东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组织专家制定0~12月龄婴儿特殊营养需求喂养专家共识。

001.jpg

  鼓励母乳喂养

  建议婴儿出生后至6月龄(180日龄以内)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持续至12月龄或更长时间。母乳量不足或不适宜母乳喂养时,可采用婴儿配方粉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特殊营养求的婴幼儿喂养建议

  (一)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 的早产儿,如果有母乳喂养,可添加母乳强化剂,以增加母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 需求。母乳不足或无法采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考虑应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以满足早产儿追赶生长的营养需要。如果早产儿存在其他病理情况, 可考虑应用符合该疾病类型的配方粉,如无乳糖配方粉、水解蛋白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等。

  (二)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

  对于确诊或疑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应回避牛奶蛋白及奶制品;人工喂养婴儿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给予无乳糖配方,无腹泻患儿可给予含乳糖配方)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

002.jpg

  (三)急性腹泻期(如病毒性胃肠炎、乳糖不耐受等)

  母乳喂养婴儿应该继续按需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在补充足够水分以满足能量和营养的前提下,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粉继续喂养。

  (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

  对围手术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建议由营养专业人员进行动态的营养评估,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术前首选经口喂养,伴吞咽困难或合并胃食管反流者建议管饲;根据患儿月龄、疾病状态、胃肠道功能、 目前进食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食物过敏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母乳、捐赠母乳、高能量密度配方粉、半要素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等。肠内营养摄入不足时应积极补充肠外营养。

  (五)消化道手术婴儿术后营养

  消化道手术婴儿术后经评估没有肠内营养禁忌者,建议尽早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制剂选择包括母乳、捐赠母乳、深度水解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半要素配方粉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在耐受的前提下逐步添加至正常所需量。肠内营养摄入不足时应积极补充肠外营养。

  (六)危重症婴儿营养

  建议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危重症患儿尽早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儿的月龄、胃肠道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方式以及肠内营养制剂,包括母乳、捐赠母乳、高能量密度配方粉、半要素配方粉、水解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等;对于呼吸道症状严重或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不建议使用高能量配方粉。

  (七)苯丙酮尿症及其他先天代谢性疾病

  对于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建议由专科医生指导、营养师配合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其他先天代谢性疾病应遵循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案。

  食物转换

  4~6月龄的婴儿,应根据其生理成熟度,适时、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转换,按照食物转换原则和方法逐渐引入半固体食物或固体食物。维生素 D制剂补充到至少2岁,同时,根据需要可补充其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 A、 铁、锌等。

003.jpg

  随访和管理

  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应定期对特殊营养需求婴儿进行保健及营养评估,根据婴儿的复诊情况及时调整营养策略。建议随访频率:0~6月龄婴儿为1次/月;6~12月龄婴儿为1次/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