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专科专家 > 科室介绍 > 外科 > 普通外科 > 健康教育

科室简介

特色技术

健康教育

专家介绍

得了胆结石怎么办?不放T管、不切胆囊能行吗?

日期:2023-10-07 信息来源:
分享到:

  今年80多岁的胡奶奶反复上腹痛,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好多年了,因为害怕手术,一直没有进行规范治疗。

  3天前,胡奶奶突然腹痛加重,还有尿黄,小便像浓茶一样。家人赶忙把她送到宝安区人民医院。




  做了CT后,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医生说这种病需要手术治疗。胡奶奶又打起了退堂鼓:听说这个病要切胆囊,还要放管子(T管),管子一放就是一两个月。胆囊不能切呀,切了就少了一个“零件”了;管子也不想放啊,带着管子生活一两个月多麻烦啊。

  普通外科一区贺德教授团队给胡奶奶做了全面检查,发现胆囊没有结石,功能还很好,主要问题是胆总管的结石,于是决定给胡奶奶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并且告诉胡奶奶,很可能不用放T管、不用切胆囊。胡奶奶这才同意手术。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01.jpg

  术中发现胆囊炎症并不重,胆总管扩张2厘米,胆总管下端的一个大结石为1厘米*2厘米。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14.png


  取出结石后,判断胆囊炎症功能良好,胆总管炎症不重,遂决定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取石术,一期缝合胆总管,免除了放T管,保留胆囊。

  手术过程顺利,整个手术仅耗时55分钟。术后胡奶奶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1周后就出院了。胡奶奶和她的家属直夸贺主任团队水平高超,技术精湛,“一个小手术解决了大问题”。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18.png

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为胆石症,是在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石症在成人的发病率约为10-15%,女性多于男性。

  胆结石的形成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个人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脂饮食、肥胖、不吃早餐等。

  根据结石发生的不同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不同部位结石的症状、体征和处理方式都不同。

  胆囊结石

  是指位于胆囊内的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混合型结石和黑色素结石。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22.png

  临床表现

  1.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但是慢性刺激可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胆囊萎缩,还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病率;

  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胃病”,常常在做超声检查时无意中发现胆囊结石;

  3.胆囊炎:常在饱餐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也常常在夜间发病,最开始表现为“胆绞痛”,是因为机械性梗阻导致胆囊强烈收缩所致,疼痛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当出现细菌感染后,则表现为持续性腹痛;

  其它并发症:胆囊结石排出胆囊进入胆总管后,还有可能引起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治疗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定期复查彩超;

  2.有症状或出现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手术治疗。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如果出现合并胆囊息肉、胆囊萎缩、瓷化胆囊、胆囊结石较大(直径>2厘米)等情况时,也应及时手术,目前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少数不宜手术者,可服用熊去氧胆酸等溶石药物溶石治疗,溶石主要对较小的胆固醇结石效果较好,服药期间需要注意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

  胆管结石

  是指左右肝管分叉以上的肝内胆管产生的结石。

  大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情况下,可出现胆管局部感染,如右上腹痛、发热等。

  无症状的肝内胆管小结石可以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肝胆彩超或腹部CT即可,发现后最好排除有无诱因,如寄生虫感染、胆管结构异常等。对于较多的肝内胆管结石,局限在一叶或是一段可行肝部分切除术。

  肝外胆管结石

  是指肝外胆管产生的结石。可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

  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成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继发性结石是从其他部位排出来的结石,最常见的是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少数可来源于肝内胆管。

  胆总管结石可以引起胆总管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排出,并可以引起细菌感染,出现胆管炎,主要表现为:痛(腹痛),热(发热),黄(皮肤巩膜黄染),部分病人甚至会导致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在胆管炎基础上,出现休克,神志变化,严重危及生命。

  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病情往往比较凶险,确诊后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前肝外胆管结石常规需要开腹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长约15-20厘米,术后常规放置T管1月左右。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对于胆管扩张、乳头功能良好的患者,若情况允许,可以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微切开+胆道镜检取石免T管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检取石免T管手术,免除患者术后长期留置T管的苦恼。

  宝安区人民医院贺德主任团队已经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10多年了,就像胡奶奶做的手术一样,仅仅5个小切口即可解决问题(最大切口1厘米),术中胆总管情况良好的病人可以实现一期胆总管缝合,免除留置T管苦恼。但并非所有的胆总管结石都适合免T管手术,需由医生根据术中情况决定。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25.png

  胡奶奶术后创口情况

  “我的胆囊能保住不切吗?”

  其实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术式,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肚子上打3个小孔(大的1厘米左右)就可以解决问题。

  切除胆囊对身体没什么大的影响,不会没胆囊了变“胆小”,也不会切了胆囊就不消化了,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出现进食脂类食物后出现腹胀、脂肪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极少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还有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呃逆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如果不想切胆囊,能保胆取石吗?”

  保胆也有保胆的指征,单纯性的胆囊结石,如果胆囊形态、功能正常,收缩功能良好,结石的数量少,近期无胆囊炎急性发作,有明确保胆意愿的年轻患者,能完全理解结石复发的可能,可以考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宝安区人民医院贺德主任团队已经开展保胆取石术好多年了,疗效十分显著。但保胆取石术并非只有优点,术后需要服用1年左右的熊去氧胆酸,减少结石复发,即便如此,术后仍有10-20%的结石复发率。

  最后赠送预防结石小秘籍

  1、早上及时吃早餐。这个很重要!!!

  2、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如煎的、炸的、肥肉、蛋黄、果仁等。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36.png

  3、适量运动,保持体重。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不抽烟喝酒,不吃淡水鱼生。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41.png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46.png

  贺德  普外科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8:00-12:00)

  学术任职: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执行理事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胃肠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肿瘤防治联盟肝胆胰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培养硕士研究生25名,发表论文50多篇(4篇SCI),出版专著1部。

  获得首届“世界鹰蛇奖”、第三届“南粤好医生”“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深圳市 “医德医风标兵”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51.png

  曹欢 医学硕士 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一(8:00-12:00,14:30-17:30)

  学术任职: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并发症专业组组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腹壁外科学组组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并取得外科硕士学位。曾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年,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炎、腹股沟疝、胰腺炎、胆管结石、阑尾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参加省级、市级、区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微信图片_20231011075854.png

  许毓敏 主治医师 胃肠外科博士

  出诊时间:每周日(8:00-12:00,14:30-17:30)

  1989年湖南医科大学毕业,2000年获中南大学外科硕士学位,2008年获协和医学院外科博士学位,擅长普通外科特别是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参加国家863计划“微囊化转基因肝细胞移植”的研究,进行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肿瘤内皮标记物-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千库网,仅用于科普宣传)

——END——

图文:曹欢(普外科)

审核:贺德(普外科)

制图:李安妮

编辑:管佩祥

制作:李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