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病因复杂,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病因】可能相关因素:
1、内部因素,如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其中遗传因素与个体的易感性及耐受性相关;
2、外部因素,如食物、吸入物、动物皮毛、生活环境、各种化学物质可诱发或加重。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1、急性湿疹,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常因搔抓出现糜烂面,渗出明显。瘙痒剧烈。
2、亚急性湿疹,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红肿及渗出减轻,可有丘疹、丘疱疹及鳞屑,仍瘙痒剧烈。
3、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表现为慢性化。表现为暗红色斑上丘疹、鳞屑及抓痕,局部皮肤肥厚、粗糙。常为阵发性瘙痒。
【治疗】
1、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
2、避免搔抓及过度热水烫洗;
3、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
4、保湿护肤;
5、内用药治疗,可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6、外用药治疗,急性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
7、继发感染时,可口服和外用抗生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