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健康中国”、
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简称宝医)
与华为公司 强强联手,
以“强基层、促健康”为导向,
对“互联网+智慧医疗”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
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
宝医智慧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优势凸显,
互联网+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
实现了诊疗、支付、药品配送
线上线下一体化,
减少了人群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 |
![]() |
截至2021年3月30日,
宝安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
完成在线图文咨询217159人次,
视频问诊44629人次,
完成药品配送39012次,
互联网医院总就诊量达到261788人次,
其中处方人次26217次,
累计注册用户88593人,
注册医护人员达到920人。
这套智慧医疗系统
由华为提供
5G、Wifi6、云计算和AI等新基建新技术赋能,
形成了“1+1+9”智慧医疗服务模式,
即一个互联网医院、
一个大数据中心
9个智慧云平台,
包括审方、居家照护、心电、超声、
急诊、病理、检验、影像、会诊平台。
去年,
智慧药学服务平台
荣获
第三届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
十大5G智慧医疗应用优秀案例奖项。
此平台能进行处方点评,
做到合理用药监测,
提供药物信息查询,
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帮助医生和药师及时掌握最新医药知识,
预防药物不良事件发生。
宝医在国内率先推出
居家照护平台能自动判断患者位置
由最近的社康中心的护士上门
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康复护理。
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时
就可连线医院多学科的专家会诊,
也能联络到患者住院时的主管医生,
必要时主管医生和护士也可以一起上门。
遇到紧急情况,
医院会立即开启急救绿色通道。
通过“1+1+9”智慧医院服务平台,
宝医已远程开展
病理检查诊断137872项、
药品审方2884534次、
心电图检查781760项、
居家照护上门服务5036人次。
如今患者在宝医看病很便利
能用手机刷医保,
在手机上办出入院手续,
病床旁结算……
🔺陈先生(化名)在病区护士指导下办理出院手续。
喜欢中医药的患者,
无论在医院还是社康中心开的中药,
都能通过医院的智能煎煮中药系统,
按照一人一码,
一码一罐,
一罐一签
(“码”指二维码,“罐”指瓷药罐,“签”指电子标签)
进行传统煎煮、
现代化闭环式流程管理,
实现精准把控,
保证安全和药效,
煎煮好的中药可免费快递上门。
![]() |
![]() |
🔺智能化中药煎煮
宝医还与远在3000公里之外的
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
及其6个乡镇卫生院、
96个村卫生室无缝连接,
开展常态化远程诊疗,
让当地群众享受到
深圳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风湿免疫科郭成山主任、皮肤科邓海龙主任及感染科王雪刚副主任在为察隅病人进行远程会诊。
宝医集团内两家医院、
下属27家社康中心形成的医联体,
宝医帮扶的
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
乡卫生院、村医务室和当地驻军卫生所
形成的医共体,
宝医与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的合作,
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实现同质化,
促进了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华为携手宝医,
深耕医疗行业,
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用科技的温度守护生命线。
双方合作打造的
多场景融合的远程解决方案,
满足了远程会诊、教学、监护等需要,
在察隅县和深圳市之间搭建的
“察隅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
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三级远程会诊平台,
远程帮扶察隅
开展全科会诊278人次,
其中疑难危重症42人次,
远程心电诊断6047人次,
远程影像诊断18000人次,
远程超声诊断40人次,
远程CT诊断334人次,
远程审方7412张,
远程危重病人查房抢救指导3人次,
帮助高原雪山里的老百姓
在家门口能够看大病了。
这个远程会诊信息化平台的建立,
也为西藏察隅县医疗脱贫攻坚探索出了
一条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新路径。
宝医(集团)党办主任王甘露同志
也因在察隅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出色,
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并参加了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本集视频中
西藏牧民白玛拉姆,
从深圳回老家过年遇“封城”的李先生,
以及
居家照护而更快康复的徐大爷的故事
都来源于真人真事,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
互联网+智慧医疗带来的福祉。
🔻
- END -
撰稿:胡莉 曹茂诚 孔萌
编辑:胡莉
制作: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