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的力量难以阻挡疾病的脚步,爱与尊严便成为了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建安院区的安宁疗护病房里,每一位生命终末期患者都能在专业照护与人文关怀中,平静而有尊严地走过人生的最后旅程。这里,是患者和家属心灵的避风港,每一个告别都充满了温度。
镌刻岁月的无声见证
在安宁疗护病房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个表面斑驳的闹钟,“咔嗒咔嗒” 的秒针跳动声,与病床上孟爷爷微弱的呼吸交织在一起。这只闹钟,曾跟随孟爷爷戍守海岛长达三十余年,是部队早年配发的 “亲密战友”。多年来,孟爷爷重复着上发条的动作,那清脆的 “咔嗒” 声,早已融入他的生活。而旁边那只磨损严重的手电筒,同样承载着一段岁月。在无电的海岛夜晚,手电筒的光束穿透浓雾,照亮了孟爷爷巡岗的每一步,是他的 “眼睛”。
当护士将手电筒轻轻放在孟爷爷掌心时,原本紧闭双眼的他,陡然睁开双眼,目光怔怔地望向远方,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手电筒。家属眼中含泪,回忆道:“父亲用它们丈量了半生时光。” 这些带着锈迹和磨损痕迹的老物件,见证了孟爷爷在海岛的青春岁月,也承载着他一生的荣耀与坚守。
与病痛顽强抗争
三年前,孟爷爷因病卧床不起,身体逐渐消瘦。两个月前,他的骶尾部出现褥疮,且不断扩大,伤口深可见骨,腐臭弥漫。市级医院外科专家评估后认为,手术难以治愈,家属无奈放弃手术,经人介绍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寻求安宁疗护。
孟爷爷入院后,医护团队没有丝毫嫌弃伤口的恶臭,始终没有放弃对褥疮的处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余护师,每日都会精心为孟爷爷清创换药。换药时,她总是轻轻握住孟爷爷的手,温柔地安抚:“爷爷,咱们慢慢来。” 清创过程中,孟爷爷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只有在触及最深伤口时,才微微蜷缩双脚。
经过数周的努力,孟爷爷的褥疮不再扩大,腐肉周围甚至出现了新生组织,病房里再也闻不到溃烂组织的恶臭。尽管孟爷爷的身体依旧在逐渐衰竭,但医护团队的目标悄然转变 —— 从 “治愈疾病” 转向 “守护尊严”,他们希望孟爷爷的最后一程,少一些痛苦,多一份从容。
生命终章的庄严定格
安宁疗护团队在第一次家庭沟通会议上,得知了孟爷爷的军人身份。此后,周社工多次组织家庭会议,为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帮助他们理解 “放手不是放弃,而是对生命规律的尊重”。
一天清晨,病房里响起了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中,孟爷爷的右手猛然抬起,手背上青筋暴起,如同老树的根系。他睁开双眼,颤抖着向声音的方向敬礼。护士长见状,立刻托住他的手肘,协助他完成这个庄重的军礼。直到音符消散,孟爷爷的手依旧倔强地悬在空中。家属们哽咽着说:“他一生最骄傲的身份就是军人,这是他最体面的告别。”
夕阳余晖:温暖相伴的归途
在孟爷爷离世前的几天,阳光格外灿烂。家属希望能让孟爷爷晒晒太阳,安宁疗护团队协助家属将病床推到楼下的阳光中。温暖的阳光洒在孟爷爷身上,那一刻,家属们的内心也得到了些许释怀。他们陪着孟爷爷,慢慢地享受这温暖的时光,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停留。
双向治愈:爱与陪伴的力量
安宁疗护团队运用 “生命回顾疗法”,为孟爷爷播放《亮剑》、阅兵仪式等视频,还用 VR 眼镜带他 “参加”升旗仪式,“逛” 公园。
离世那天,孟爷爷在儿女的拥抱中,平静地闭上了双眼。床头播放着他最爱的阅兵仪式,没有急救仪器的嘈杂,只有宁静与安详。
安宁疗护团队精心制作了一本记录册,里面记录着病房里孟爷爷与家属相处的每一个温暖瞬间,这本记录册成为了孟爷爷家人特别的安慰。
医学的边界在此刻温柔延展——当无法对抗死亡时,爱与尊严便是最后的灯塔。无论终点何时来临,爱与尊严,永不缺席。
建安院区全科医学科安宁疗护团队
如何申请安宁疗护服务?
- 服务对象:疾病终末期患者(如肿瘤晚期、器官衰竭等),经专业评估后纳入。
- 费用支持:医保报销覆盖基础服务,医疗团队会尽可能避免检查及无效治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 申请方式:
1.通过“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微信公众号“就诊服务”—“门诊就诊预约挂号”—“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重症与安宁缓和门诊”预约挂号;
2.每周二 14 :30-17:00,到重症与安宁缓和门诊(建安院区)现场咨询;
3.通过咨询电话(27788311-7069)预约评估。
门诊与病房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二路4号宝安区人民医院建安院区A栋6楼全科医学科
供稿:王开琛
供图:余淑芳
审核:苏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