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张春红为患者诊疗。
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7月初,一位患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外地病人,专程坐飞机赶到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挂了齐伟教授的专家号。经过6次治疗,困扰该病人多年的疼痛、眩晕、神疲乏力等症状完全消失。他在感谢信写道:“只记得那双手灵巧有力,约20分钟后,清晰地听到颈椎关节‘啪’的一声,脑后郁结已久的沉重板结区轻松不少。齐伟教授,医术精湛,为人更是热情真挚、温和稳重。”
齐伟教授是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引入一批中医药高端人才中的一员。半年来,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资源加速优化,就诊量持续攀升,不少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
18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率队来到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调研卫生健康工作,认真听取了医院发展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一行充分肯定了宝安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果,同时指出,深圳正全力以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富有情怀和激情,动力强劲,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需要这份激情、自信、干劲,希望深圳、宝安先行先试,用好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这个平台,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高地,走出一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为科研顾问
推动优秀医疗资源持续集聚
当天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一行先后调研了中医药文化展馆、国医堂、港澳台中医师诊疗部、治未病中心,与多位老中医交谈、询问情况,并寄语他们扎根宝安,继续支持深圳和宝安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本地居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时代在发展,中医药的影响也在扩大。近年来,中医药合作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立中美中医药合作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缅甸、南非、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的卫生官员、各国专家代表共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率先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医疗高地这一目标。宝安区先行先试,在2018年1月举行的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和区两会上正式提出:规划建设一家纯中医治疗医院。
建设纯中医治疗医院的设想提出后,得到了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业界的鼎力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局长于文明专门听取汇报;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区洽谈,广东省中医药局也多次前来调研;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专门出台了全国首部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实现了纯中医医院设置标准的从无到有。
今年3月18日,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正式开业运营。该医院主要负责人介绍, 医院在制度设计上,保障纯中医治疗,可以运用现代医学检验检测手段,努力看好病、治好病,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同时,积极建设研究性医院,与专家指导团队合作,成立了国医大师金世元、石学敏工作室,全国名中医武连仲工作室,省名中医符文彬、李赛美等工作室,以及引进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张春红、药学部学科带头人梅全喜等等。
不仅如此,还特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ichael Levitt为医院科研顾问。签约美国贝勒医学院冠顶教授、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担任中医药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
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不断集聚,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市民提供更高水平、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成立国际港澳台中医师诊疗部
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积极探索
坚定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发展,为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医院不仅有敢闯敢拼的精神,更拿出了真枪实弹的措施。
该院成立了国际港澳台中医师诊疗部,已签约了包括何仲涛、林子强、唐金元等13名国际港澳台专家,努力成为港澳中医院人才技术支撑单位。这是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到“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的再一次“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与此同时,医院将联手港澳规划建设“两中心一园一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研中心、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实践基地),并与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香港中医药学会、香港浸会大学等单位紧密联系,探索合作路径,推动人才、技术交流。
值得一提,“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中医药联盟”已获得广东省中医药批复成立,目前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正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推进联盟筹建工作。穗港深澳针灸联盟也即将获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
传承创新,走向世界。接下来,宝安中医药科研发展活动不断,以传承、发展、振兴中医药为己任,向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实验基地持续发力。
据悉,10月23日-11月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等单位,将赴法国、瑞士、德国开展“岭南中医药文化欧洲行”活动。10月26日-28日,第九届国际经方班将在宝安西乡会堂开班,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为承办单位,授课专家包括国医大师周岱翰、熊继柏等20余人。11月29日-12月2日,第二届(2019)深圳宝安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召开,由广东省针灸学会、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共同主办。列席研讨会专家包括国医大师石学敏、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主席刘保延等30余人。
率先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完善诊疗体系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好中医、好医术、好中药,也需要资金支持。宝安在全市成立了首个区级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由区委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发起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用于配合纯中医治疗医院完善诊疗体系;支持开展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开展院内制剂工作和民间良方挖掘;支持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参与中医药标准制定。目前,已有168家企业共捐款1.8亿元。
着眼纯中医治疗医院未来发展,宝安区全面梳理出“中医诊断信息标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中医药服务价格”“粤港澳三地医保跨地支付”“人事制度”等9个方面需要上级政策支持的事项,均得到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积极回应。
一系列措施,一个个成果,宝安中医药事业各项发展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调研组一行的高度肯定。“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圳、宝安要继续用好纯中医治疗医院这个平台,在健康服务体系上凸显中医优势、发挥中医药核心作用。”调研活动最后,余艳红提出了几点要求:在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要引导中医药企业积极开发经典名方,提高保存技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疗效。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要探索打造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利用住院部的病床资源完善中医的康复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在自主运营长远发展方面,要致力于做中医药特色,发展有独特竞争力的学科,以好疗效提升医院知名度,同时强化宣传力度,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将结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一契机,支持深圳先行先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宝安也将乘风破浪,拿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率先打响“建设先行健康示范区”口号,实现医疗水平提升,医疗资源优化,居民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