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因为那次的体检
在20多岁的年纪
没有了甲状腺
医生一摸我的脖子
心想不会凉了吧?
那天上午风和日丽,我以极其放松的状态去医院进行体检。
之前的检查都很顺利,当天排队的人也不多,当我踏进诊室时,还在琢磨检查完去吃点什么。
我坐在凳子上,医生两手在我脖子摸了一会儿,就说需要加B超检查。
我愣了两秒,心想:
我不会凉了吧?!
(图源SOOGIF)
乖乖地做了B超,我再次来到诊室,医生拿着B超单说:“确定是甲状腺结节,至于是良性恶性,建议进一步检查……”
这时候我是真的慌了,害怕得了癌症,医生的话也全听不进去,不知道啥时候走出的医院,太阳也变得刺眼。
所幸遇上良医
原来虚惊一场
等我坐在路边冷静下来,忽然想起一位学中医的朋友,在她的推荐下,我去了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在那里,我才对甲状腺结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内科诊室里,杨辰华主任看了我的B超单,不紧不慢地说:
杨主任一下子解开了我的心结
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会在我身上
结节就是肿块,小的肿块一般称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临床上多种常见甲状腺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炎症性结节、肿瘤性结节、囊肿等等。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较高,约占甲状腺疾病的32%。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生活在非缺碘地区的人群中,5%的女性和1%的男性有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如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现率可高达19%~67%(平均50%),其中5%~10%为甲状腺癌。在缺碘地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更高。
目前,全世界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
常见的原因有:碘摄入过量或不足、接触辐射线、环境污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过度劳累或压力过大等。
此外,由于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主动体检人数的增加,加之高频彩超的普及,分辨率比较高,很小的结节都可以发现,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
如何确定结节良恶性?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大类,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只占5%,而且大多数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都比较低,只要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其十年生存率在80-95%之间。
不少患者一看到体检报告上有“甲状腺结节”,就怀疑自己患上了癌症。
实际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因此,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不必惊慌失措,先要确定结节良恶性。
目前可通过甲状腺彩超、结节穿刺细胞血检查以及基因分子检测判断结节良恶性,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
引起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常见病有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包括:
1.亚急性甲状腺炎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3.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
绝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并无危害。
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可压迫周围的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引起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
引起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常见病是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大部分是乳头状癌,占90%。
大部分甲状腺癌并不是很可怕。
甲状腺恶性肿瘤大多分化良好,大部分为乳头或滤泡状癌,发展缓慢,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预后,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所有患者都应进行超声检查,并测定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POAb、TGAb、TRAb等)。
如果超声显示甲状腺结节有恶性的征象,则需要穿刺检查明确性质,确诊或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应该尽早手术。
事实上,绝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都不需要处理,定期(半年到一年)随访即可,只有少数需要射频消融或手术治疗,不需要采取治疗,随诊观察是良性甲状腺结节最合适处理方式。
有了甲状腺结节还能放心吃吃吃吗?
碘元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若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饮食应忌碘。
如果没有甲亢,建议适碘饮食,可以吃加碘盐,但要限制摄入海带、紫菜、虾皮等高碘食物。
建议少食用萝卜、卷心菜等食物,因为目前研究发现这两种食物会促进甲状腺结节的长大。
患者日常应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戒烟,限制饮酒、咖啡、浓茶,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中医思维逻辑看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这一病名在古代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根据其“颈前肿块、咽部异物感、颈部压迫感或伴有声音嘶哑”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归于“瘿病”的范畴。
《说文解字》中记载:“瘿,颈瘤也,从病婴音。”由此可见,瘿病主要是指以颈部肿大为特征的疾病。
“婴”原指女性颈部的贝壳项链,加“疒”指颈部疾病,即大脖子病。
瘿作为病名,最早可见于《山海经》:“有草焉,……,名日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瘿瘤”的之名,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的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所致,尤以女性多见。
由于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忧虑,使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
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脾气自虚,脾虚则水液运行失常,日久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日久导致血脉瘀阻,以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颈,与肝关系密切,肝郁气滞,痰凝壅滞,血瘀阻滞,日久化火伤阴,“气、痰、瘀”为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基本要素。
其次,与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沟通减少等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更易引起此病。
临床一般分四型治疗:
气郁痰阻型
主证:颈前瘿肿,可触及结节,质软不痛,颈部胀感,胸闷不舒,精神抑郁,颈前乳胀,或伴乳房亦有结节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痰瘀互结型
主证:应种质硬经久不消,伴胸闷、纳差,女子可有月经不调,或经色紫暗,或伴有血块,舌淡或淡紫,或有瘀块,苔白薄或白腻,脉弦细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肝火炽盛型
主证: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
主证: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杨主任在清代名方消瘰丸基础上配合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散结中药如海浮石、胆南星、昆布、鳖甲等,组成化结节方,配合火针、外敷、针灸进行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综合治疗能够缩小结节体积,预防结节复发,让患者免除手术之苦作用。
听了杨主任的介绍,我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决定踏实地在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治疗我的甲状腺结节,重新迎接我健康又纤细的脖子。
生活很匆忙,别错过日落和夕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