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肚肚痛”
“妈妈,我好难受”
这半年来,5岁的小杰小朋友不知道说了多少次肚子疼,去社康开了打虫药,吃了后还是经常说肚子疼。疼痛发作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是早上上学前,有时候是吃饭的时候,每次疼一会就会自行缓解。
妈妈以为是小杰喝冷水、吃零食导致的,或者是小杰不愿意吃饭、上学而假装肚子疼,所以妈妈并没有太重视。
可是接下来小杰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起来,嚷嚷肚子疼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这可把小杰妈妈急坏了,赶紧带着孩子来到了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儿科门诊。
李文杰医生听完小杰妈妈的描述,询问小杰肚子疼痛部位,得知主要是肚脐偏右下部位疼痛,用手按压了一下小杰的脐周及右下腹部,小杰立刻感到疼痛,但并不剧烈,小杰妈妈担心的问:“孩子不会是得了阑尾炎吧?需要做手术吗?”
李文杰医生安慰道:“目前还不能确定,先别着急,右下腹痛不一定是阑尾炎。”
经过医师的四诊合参,判断小杰是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并通过行腹腔内淋巴结彩超检查确诊。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小杰妈妈又紧张了:“这个病以前没听过呀,不会很严重吧!”
医生解释道:“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多数是病毒感染,以中医的口服中药辨证论治,并结合中医外治就可恢复健康。”
听完医生的话,小杰妈妈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经过口服中药,再结合中医推拿、热奄包热敷的治疗,小杰很快恢复了健康,开开心心的上学去了。
现实中,一听到孩子嚷嚷肚子痛,很多宝爸宝妈便颇为头疼,但一问孩子肚子哪里痛,孩子又说不上来,并且过一会又不痛了,导致很多宝爸宝妈们非常迷惑,孩子究竟是真痛还是假痛。
一、小儿腹痛原因
临床上儿童腹痛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肠绞痛、阑尾炎、寄生虫感染、胃炎等因素。
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这个疾病很多家长都不是很了解,但本病却是儿童腹痛常见的病因之一。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多数是病毒感染,常并于呼吸道感染或继发于肠道感染之后。肠系膜淋巴结炎易反复发生,病程缠绵,常降低患儿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二、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01淋巴结作用
人体的淋巴循环系统分布全身,其中有一个组织叫淋巴结。淋巴结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清除细菌及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有阻截和清除细菌或毒素等异物的作用,是阻止病变蔓延、扩散的防御屏障。
02儿童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
当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或炎症时,淋巴结内的细胞会迅速增殖,体积增大。
儿童淋巴组织增生活跃,肠系膜淋巴结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分布非常丰富,而小肠内容物在回肠末端停留。
因此肠内细菌、病毒产物容易在回肠末端被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从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日常生活中,如孩子受凉感冒,或者吃了生冷、不干净的食物等原因均可导致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引发此病。
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及特点
01症状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发热,或伴有腹泻、便秘症状,年龄较小患儿可出现与阑尾炎相似症状,但无腹肌紧张。
患儿多数在2周内痊愈,若病程超过1个月,则考虑为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02特点
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特点为:可发生在腹部任何部位,由于主要侵及末端回肠淋巴结,因此腹痛部位以右下腹常见。
腹痛性质不固定,可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疼痛为阵发性,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无明显不适。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多在脐周,一般少有反跳痛。
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及养护
01中医治疗
在治疗方面,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式多,且治疗效果较好,主要是口服中药辨证论治或选择相应的中成药治疗,以及配合艾灸、贴敷、热熨、推拿等适宜技术辅助治疗。
▼推拿(顺运八卦)
▼热熨(热奄包)
02日常调护
孩子平时轻微腹痛时,宝爸宝妈们可以在家通过简单的中医外治法进行调治,如艾灸或粗盐炒热敷腹部(注意温度),每次10-15分钟,可以缓解腹痛。
通过简单的推拿调理小孩脾胃,可减少复发。如清胃经、清大肠经、顺运八卦、补脾经各推拿300次,顺时针摩腹5分钟;若伴有积食者加揉板门300次;受凉加重者加揉外劳宫300次,附推拿动图:
▲清胃经
▲清大肠经
▲顺运八卦
▲补脾经
▲摩腹
▲揉板门
▲揉外劳宫
【温馨提示】若为急性发作,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禁食或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生冷、油腻等食物。
● 平时注意小孩避风寒,注意腹部保暖,多吃青菜水果,节制饮食;
● 对于寒邪所致者,平时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 对于痰热或湿热所致者平素应避免食用肥甘味厚、煎炸辛辣之品。
孩子经常腹痛要重视若无法辨别孩子体质可根据中医师的建议与指导给孩子最合适的养护方法
科室简介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儿科倡导 “ 绿色、健康、未来 ” 的治疗理念,对外感发热(感染性发热疾病)、急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腺样体肥大、急慢性扁桃体炎、慢性腹痛、厌食、泻泄、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紫癜、发育迟缓、遗尿症、抽动症、多动症等儿科常见多发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对于小儿病后调理、儿童体质调理及提高儿童免疫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等治疗方式丰富。
儿科开展系列外治法:现针对小儿鼻炎、咳嗽、厌食、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病,进行穴位贴敷、脐疗、针刺四缝穴等治疗;针对儿科常见多发病开展小儿推拿治疗;针对体弱儿、反复肺呼吸道感染儿、过敏性鼻炎等,三伏贴、三九贴、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也已开展。
儿科坚持运用纯中医的治疗方法,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结合中医外治的方式治疗已发疾病,此外积极宣讲中医在儿童方面的调护知识,让广大儿童少生病,以达到治未病目的,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作者:儿科 李文杰
科普审核老师:儿科 刘小渭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章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设计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