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 文化宣教 > 养生保健

你离骨质疏松有多远?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日期:2024-09-24 信息来源:

  “不知道咋的,我就背痛了”“怎么我的身高变矮了那么多呢”“为啥我轻轻一摔就骨折了呀”。人群中有不少的症状,跟骨质疏松有关,然而这个病很少被关注,总是静悄悄的发生,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虽然年纪增长不可逆,骨质疏松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延缓出现症状的时间。有效避免在高龄之前就出现严重症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以及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01

  什么是骨质疏松,为何要预防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人群。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根据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

  人的骨骼通常在25-30岁的时候密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会自然下降。大约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成年人受到骨密度损失的影响。骨质疏松症通常发生在50岁以后。它开始的确切年龄取决于你年轻时骨骼的强度,以及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的骨骼强健,且有着健康生活方式,你可能永远不会患上骨质疏松症。如果你的骨骼天生密度较低,或者生活方式有问题,你可能更早患上骨质疏松症。对于女性来说,骨密度的流失在绝经后的前5到7年加速,然后再次减慢。

  而骨质疏松,是发生骨折的内在因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头脆”。这就是我们要积极进行预防的原因。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是髋关节骨折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髋部骨折常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的患者20%因为各种并发症离世,50%患者出现残疾或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02

  骨质疏松如何发生?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亿人,占总人口的15.4%,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年老,是骨质疏松的首要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增龄造成的器官功能减退、组织细胞老化是主要因素。除内分泌因素外,多种细胞因子也影响骨代谢,降低成骨活性。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皮肤中维生素 D 的合成底物向维生素D的转化不足,肝、肾功能减退,维生素D的羟化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肌肉衰退,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减少,对骨代谢调节障碍,均影响骨代谢,导致成骨不足,破骨有余,骨丢失,骨结构损害,形成骨质疏松。此外,老年人常并存多器官疾病,这些疾病及相关的治疗药物,都可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03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1. 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其特征是难以明确指出何处疼痛,疼痛多在久坐不动后稍一活动即出现。

  2. 身体缩短甚至驼背畸形。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3. 近期发生脆性骨折(特别是24个月内发生的脆性骨折)。

  04

  骨质疏松的诊断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基于DXA骨密度测量分类标准

  05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加强健康宣教,知晓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2.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蔬菜、虾皮、虾米、猪牛羊骨、芝麻酱、蛋类、核桃、花生、坚果等。

  3.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充足的阳光照射,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选择早晨10点之前及下午4点之后晒太阳,避免晒伤或者中暑。

  4.身体条件允许时合理锻炼,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负重训练,如八段锦、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5. 吸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不要过量饮酒,建议戒烟、避免酗酒。

  6. 减少碳酸饮料、咖啡的摄入。 

  7. 中药调理,中医以补肾强精、养筋壮骨等,补法为主,常用中药有:杜仲、补骨脂、骨碎补、龙骨、牡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