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是全球范围内首要的可预防致死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关键时期。呼吁全社会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无烟、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青少年控烟健康传播核心信息
烟草制品含有大量有害成分。
1.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如稠环芳香烃类、N-亚硝基胺类、芳香胺类、甲醛、1,3-丁二烯等。
2.电子烟烟液中多含有高度成瘾性物质尼古丁,还有甲醛、乙醛、亚硝胺、苯等致癌物。
3.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在我国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在19种成瘾性物质评估中,尼古丁的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一旦成瘾很难戒断。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
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
1.烟草制品可对人体几乎所有器官造成损伤。
2.青少年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还可导致哮喘、肺功能下降,影响运动表现。
3.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青少年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影响学习成绩。
4.青少年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可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不孕、月经周期异常。
5.吸烟破坏皮肤的胶原蛋白,加速皮肤老化、失去弹性;增加口气,使牙齿发黄,导致牙周炎、牙龈萎缩等牙周病;影响青春容颜。
6.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尝试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成瘾的可能性越大,戒烟难度也越大。
7.青少年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促使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年龄提前。
8.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的吸烟者有至少一半最终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
9.二手烟暴露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即使吸入少量二手烟,也可对身体造成损害。室内禁烟是防止二手烟暴露的唯一有效方法。
电子烟同样危害青少年健康。
1.吸电子烟可造成急性肺损伤,如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过敏性肺炎和严重哮喘等。长期使用电子烟可增加患心梗等重大疾病的风险。
2.使用电子烟对周围的人同样有害。电子烟烟雾可增加空气中致癌物的浓度,随着电子烟使用时加热温度的逐渐增加,致癌物的释放量成倍增长。
3.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不少使用电子烟戒烟的人,并不会停止吸烟,而是继续同时使用电子烟和卷烟,造成健康危害叠加。
4.从未吸过烟的青少年如果使用电子烟,会使其开始使用卷烟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一倍。
抵制烟草制品诱惑,不吸烟,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是当代青少年成熟和独立的标志。
1.比起吸烟后尼古丁依赖的艰难戒断,拒绝吸第一支烟更明智、更容易。
2.吸烟,包括吸电子烟,不新潮,也不酷,更不是成熟的展现。现代社会,多数人对公共场所吸烟形象的描述为“讨厌”“反感”“恶心”等负面评价。
3.吸烟与“长大成人”无关,但和抽烟长辈的口臭、咳痰等有关。面对长辈递烟,你可以说“不”,让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你终止。
4.酷的不是和伙伴一起尝试吸烟,酷的是有说“不”的能力,更酷的是把你知道的烟草危害告诉伙伴,用自己不吸烟的健康行为影响他们。
5.所有诱惑你尝试烟草制品的宣传,都是营销的陷阱,保持警觉、独立判断,不用自己的健康为它“买单”。
6.如果你已经开始吸烟,停止伤害自己,立即戒烟。
7.戒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微信搜索“在线戒烟”,或拨打4008085531、12320等戒烟热线,有专业医生会帮助你。
以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行动控制烟草危害。
1.充分认识烟草危害,积极参与普及控烟科学知识,破除谣言与误区。
2.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细支烟”“电子烟”等只是营销手段,并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健康危害。
3.不被“身边有人吸一辈子烟也没事”等个案现象误导,那是“幸存者偏差”。很多因吸烟而过早失去生命的人成为看不见的数据,使你低估吸烟的健康危害。
4.吸烟并不能消愁,因尼古丁依赖而产生的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反而会给吸烟者带来更多的压力。
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有能力与担当参与控烟行动,引领社会文明建设。
1.做“无烟”新一代,身体力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塑造无烟新风尚。
2.国家法律保护公民健康权,拒绝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健康。
3.当同伴或其他人站出来对二手烟说“不”时,请你支持他(她)。
4.对二手烟说“不”,也可以从家人开始,因为你爱着他们,而他们也爱着你。
5.《广告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烟草(含电子烟)广告。请对试图引诱你使用烟草制品的营销“软广”保持警觉。
6.参与控烟行动,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知识与智慧,更需要团结与勇气,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将逐渐成长为控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