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
现在不仅年轻人天天盯着手机不放
就连老人家在空闲时也会
刷刷“某音” 点点赞
甚至连看直播网购都不在话下
“腰酸、腿疼,常备XXX药,一个疗程下来,上楼都不带喘”
“眼花、眼干,快滴xxx,一滴就见效,一滴就看清”
... ...
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广告
雪花似的 不断反复推送到眼前
让不少老人信以为 这个药很出名
评论区里的“使用好评”
成了这个药有效的“佐证”
于是 心动 下单
这一种“保健品”买了还没吃完
就又下单另一种
几乎每天都要吃至少两种或以上的药品或保健品
久而久之 还没等到保健品“起效”
「肝脏」就先受伤了
不仅是老人保健品
年轻人的减肥药、美白丸等使用过度
同样会损伤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人体摄入70%的药物都要在肝脏进行
代谢、转化、排出
而代谢的终末产物及毒物也需要
通过肝脏进行解毒处理
因此肝脏是人体中
最容易受到药物损伤的器官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肝病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一般出现在
使用药物数日或数月后
但由于肝脏疾病都有“隐匿性”
因此在早期大部分患者没有
明显或特定的临床症状
仅在部分肝功能检查指标中显示异常
少部分人群会出现疲惫、乏力、恶心
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皮疹等症状
随着肝损伤的加剧
黄疸、凝血障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才会逐渐“显现”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主要跟两大方面有关
一是人体自身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遗传、年龄、性别、免疫和基础疾病等因素
都能影响特异质反应
另一方面是药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对肝脏产生的毒性作用
目前已知有超过1100种药物
可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肝损伤
除了这些常见的药物
不少蛋白粉、自制药酒、劣质化妆品
染发剂、油漆等也会导致肝损伤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虽然不少慢性疾病治疗药物
都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但需要结合使用剂量及服药周期而论
因此任何药物服用前
建议咨询专科医生后结合个人情况科学服用
避免因滥用药物加速肝脏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症状并不明显
因此想要预防及早筛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定期体检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验检查
如发现异常及早到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而患有肝病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
定期检查的次数应适当增加
不要听信偏方、广告
对于产品成分不明、产路不明的
药物、保健品、偏方等
避免私自服用 如有不适一定要立即就医
科学用药 避免滥用
药物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
在指导下科学用药
避免超疗程、超药量、混合或重复用药
如有其他近期内或正在服用的药物
及慢性病治疗情况
看诊时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
需要间隔时间服用或交替服用的药物
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使用
切忌“一把吞”
及时就医
如果使用药物后出现
疲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
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一定要及时复诊
通过其他治疗缓解不适或调整用药
早期或部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如果及早治疗 是可逆的
因此如果出现肝脏疾病症状时
一定要尽早到专科就诊
对于成分不明的药物
应立即停用
同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
调整用药或补充使用护肝药物
避免肝脏损伤进一步加重
同时可根据病情需要
进行解毒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讲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
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热毒瘀结型、气血两虚型
治疗上以清肝解毒、活血化瘀、疏肝健脾为核心
宝安中医院(集团)肝病科
除了对症选用茵陈蒿汤、逍遥丸等方剂加减
还配合使用中药保留灌肠、艾灸、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
及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等设备辅助治疗
帮助市民缓解肝脏损伤 实现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