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中医院 > 健康教育

医院概况

宝中医新闻

通知公告

就医指南

专科专家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辅助栏目

致死率极高,近期高体力劳动人群容易“中招”

日期:2025-07-14 信息来源:

最近深圳天气稳定维持在30℃左右

加上台风来袭


又闷又热的感觉

简直让人离开空调5分钟

都能体会到“烤熟”的滋味

假装轻松.jpg

但是环境高温可以“躲”

体内高温要怎么办呢

尤其是这段时间暑热天气

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员

更容易被“热射病”瞄上

为什么我出身寒门.jpg

前不久

一位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市民

突然出现发热、头晕、昏迷、抽搐的症状

经救护车送往宝安中医院(集团)抢救

急诊医生接到患者后经检查发现

除了上述症状 患者体温高达41℃

是典型的重症中暑热射病

需要立即送往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抢救


患者被送达重症医学科时

依旧处于昏迷状态、测体温达40.5℃

血压下降、双侧瞳孔不等大、多脏器功能衰竭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代谢性酸中毒等


情况十分危急

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宇带领团队

第一时间为患者开启冰毯

低温晶体液快速静滴、酒精擦浴全身等进行降温治疗


同时使用药物升压

安置深静脉血滤导管、连接血液净化机

通过血液净化机迅速、精准地降低核心体温

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 患者体温开始逐步下降

3小时后恢复正常体温 血压也逐步平稳

次日恢复意识 生命体征平稳

热射病一出现容易致死.jpg

随着高温天气越来越常见、持久

热射病也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只要热射病一出现 总是伴随着死亡的威胁

那么这个“夺命杀手”为什么这么凶


热射病属于

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时

人体调节功能失衡 产热大于散热

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

从而引发热射病

朋友.jpg

发病时体温达40℃及以上

伴有皮肤灼热、头晕、恶心、搏动性头痛

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谵妄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等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 病死率达60%以上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

热射病可分为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典型热射病
是由于

被动暴露在高热环境中

机体调节功能失衡而导致发病

多见于年幼、孕妇、老年群体

或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劳力型热射病则是

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

引起机体调节功能失衡而导致发病

多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群

如夏季训练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上班.jpg

如何预防热射病.jpg

热射病不是突然发生的

一般会先经历先兆中暑

再进展为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因此想要预防热射病

最关键是从“温度”着手

在高温环境中要避免暴晒

尽量保证环境通风

降低闷热感

全副武装.jpg

定时喝水、休息

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建议每小时喝2-4杯凉水 少量多次

不要饮用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容易导致人体失去更多的体液

不要饮用过凉的冻饮

避免引发胃部痉挛

宝宝记得.jpg

及时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会使体内电解质紊乱

可以适当饮用运动饮料帮助

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和矿物质


避免正午出行

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

建议避开正午时段 多在阴凉处休息或活动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如果出现胸闷、憋气、头晕等症状

一定要立即停止作业 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太阳好大.gif

发现热射病患者怎么办.jpg

如果发现周边出现热射病患者

迅速降温很重要 同时要拨打120急救热线


建议第一时间将患者

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安全地区

然后快速进行物理降温

可以用凉水喷洒、擦拭患者

用凉的湿毛巾或冰袋

冰敷额头、腋下及大腿根部


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要持续监测体温

如患者出现抽搐的症状

不要在患者嘴里放置任何东西

不要喂水

如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

应将患者转至侧躺 确保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