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
偶尔觉得腹胀
或是起身时右上腹部突然疼痛
休息一下又能自己慢慢缓解过来
出现这些症状时
我怀疑过自己可能是胃炎
但没想到
其实是胆囊出现了问题
胆囊位于人体内右上腹
肝脏的下缘 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
主要负责储存胆汁
当胆汁分泌、代谢出现异常时
胆囊中的胆汁就会析出结晶
结晶越积越大时就会慢慢形成胆囊结石
一般胆囊结石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部分人群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轻微不适
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而忽视
当胆囊内的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
会表现出胆绞痛
右上腹或上腹疼痛 可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
部分人群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刺激胆囊收缩
或体位改变
可以使疼痛加剧
当胆囊结石进入到胆管内“安居”
则容易堵塞胆管
诱发梗阻性黄疸或胆管炎症等
如果胆囊结石继续“深入”
则容易引发胰腺炎
目前胆囊结石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但可能与饮食习惯、性别、年龄
肥胖、生育、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
饮食习惯:肉食爱好者发病几率更高。
性别和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发病几率增加,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病。
体重因素:肥胖或超重人群发病几率更高。
生育因素: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让结石有机可乘。
疾病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可能会诱发结石。
想要预防结石
日常生活习惯很关键
保持营养均衡
高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有助于
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因此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新鲜蔬果和谷物的摄入
减少红肉和高脂肪乳制品的摄入
做菜时可使用橄榄油或鱼油代替黄油和动物脂肪
另外每日早餐不可少
及时吃早餐可以促进胆汁正常流动
避免胆汁在胆囊中停留时间过长
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流动
促进新陈代谢
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适当运动 保持健康体重
适当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
同时还能帮助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结石形成风险
但需要注意 减重要循序渐进
切忌快速减重 导致体内激素紊乱
反而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避免久坐 充足睡眠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肥胖和结石形成的风险
建议每坐60分钟 就站起来走走
保证充足睡眠
对于肝脏的保养也有好处
保持心情舒畅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会影响消化系统健康
增加肝脏、脾胃疾病风险
定期体检
由于肝胆相关疾病早期发病时
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因此定期体检对于肝胆疾病早筛有重要意义
而体检也是发现胆囊结石的主要途径
很多人因为胆囊结石没有明显症状
就“拖着”不管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虽然没有明显症状
但胆囊结石产生后会缓慢引起消化功能改变
进而导致胆囊炎、胰腺炎、胆囊萎缩等
甚至是癌变
因此一旦发现有胆囊结石
建议尽早到专科就诊、治疗
目前胆囊结石的治疗主要分为
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
如在发病早期
或胆囊结石没有症状且结石较小 胆总管无扩张
可以优先考虑运用中医药保守治疗
宝安中医院(集团)肝病科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
胆囊结石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畅
导致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而成
因此在治疗中对症选用
大、小柴胡汤 茵陈蒿汤等方剂加减
同时配合针刺、艾灸、中药贴敷等特色中医外治法
达到疏肝利胆、排石止痛的作用
如果结石存在症状且反复发作(一年内超过3次)
有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萎缩等情况时
则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引发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