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日益关注,最近兴起了一种“新药”「电子布洛芬」。
当情绪低落、难过、焦虑的时候,人们总会下意识寻找一些,能寄托、宣泄情绪的事物,一段搞笑视频、小说、照片、对话。
这些都能成为暂时抚慰情绪的“电子布洛芬”。
而最能引起大家情绪共鸣,寄托情感 宣泄情绪的“猛药”,肯定就是音 乐
其实在临床治疗中音乐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不管是什么状态下的患者,也会被音乐中的旋律或歌词所触动。因此音乐疗法多用于具有淡漠、退缩、思维贫乏等状态的患者。
当音乐缓缓响起的时候,小奇清澈的眼眸里像是洒满了细碎的星辰,明亮而动人。小奇随着旋律开始摇摆自己的身体,甚至在快节奏部分还会起来拍手、跳跃。
这活泼的样子,很难让人想象他是一名自闭症儿童。
小奇已经进行音乐治疗一段时间了,从一开始只会悄悄地在角落看着治疗师弹奏乐器。
到现在的舞动甚至是跟着哼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通过聆听、演奏、演唱等各种形式去体验音乐。用节奏与旋律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共振现象,从而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激发人体机能活力,再通过这一动能引导孩子进行感受、表达、维持,达到治疗效果。
短短的一首音乐能为自闭症、多动症、智力障碍、脑瘫,发育迟缓等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通过周期性的音乐治疗,也能改善孩子情绪、缓解焦虑,提高沟通、社交能力。促进肢体协调、增强信心,完善语言表达、提升认知能力,强化注意力和集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