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是大部分疾病发生时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甚至有时候不咳两声都不觉得自己生病了。
但“咳咳”两声也有不同的讲究,今天就教大家如何从咳嗽中判断疾病。
咳嗽
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气管、支气管粘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此外咳嗽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久咳不停 就会由急性转为慢性,这时候就容易引发胸闷、咽痒、喘气等症状。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咳嗽也能单独看作一种疾病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是指感受外界邪气引起的咳嗽
最常见的证型有三种
风寒咳嗽: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恶寒、痰稀白。
风热咳嗽:表现为咽痛、流黄粘涕、痰黄稠、易口干口渴。
风燥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发粘,口鼻干燥。
内伤咳嗽是指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肺虚,导致肺失肃降而出现的咳嗽症状。
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痰湿咳嗽:表现为胸闷憋气、不口渴、痰多色稀白
痰热咳嗽:表现为胸胀满甚至胸疼、面红、燥热口渴、痰多色黄稠
肝火咳嗽:这一类型咳嗽与情绪相关,一般生气时会加重咳嗽症状,胸胁胀痛,面红烦热、口苦、痰粘,严重时甚至会咯痰带血。
阴虚咳嗽:表现为午后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少痰。
那么每到换季时节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总是咳嗽难好又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来说换季的时候昼夜温差较大,要完全按照气温实时增减衣物做到百分百保暖,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小孩子,一个不注意就会邪气入体,引起风寒、风热等症状,而在康复的过程中有可能再次感受邪气,导致减轻的症状再度加重。
另一方面由于生长发育或疾病原因这时候的脾胃功能并没有达到“顶峰”状态。因此脾胃运化能力会比平时较弱当痰液产生的速度超过脾胃运化速度时,就总会觉得有一口痰“堆积”在喉咙里,再加上孩子不会吐痰,因此换季咳嗽十分“难好” 而孩子比大人更“难好”
这时候如果不在早期发病时,积极解决病因缓解咳嗽症状,咳嗽就容易从急性转为慢性,从而使咳嗽症状更难“断尾”。
首先要注意饮食,生病期间要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少吃水果、零食等甜食
咳嗽期间吃甜食容易加重咳嗽 使痰变多,不吃凉的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也要放到常温再吃,避免因贪凉过度刺激咽喉和脾胃。
适当增加运动
增强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多到户外晒太阳还能增加人体阳气,帮助快速恢复。
及时就医
在发病早期及时就医缓解症状,才能有效避免咳嗽转为慢性咳嗽损伤肺功能,中医在治疗咳嗽上,除了对症使用中药汤剂综合调理,同时辅助进行穴位贴敷、艾灸、耳穴压豆、中药沐足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儿童还可以补充开展小儿推拿,帮助恢复。
此外,宝安中医院(集团)针对不同的咳嗽症状,研制了多种院内协定处方,配合治疗使用能进一步增加疗效,实现快速康复。
01 桑杏雪梨膏
【材料】桑叶、杏仁、浙贝母、百合等
【功效】具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02 小儿止咳膏
【材料】百部、炒紫苏子、款冬花、五味子等
【功效】具有温肺散寒、理气化痰的作用,适合小儿咳嗽、久咳不愈、百日咳、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肺炎恢复期人群使用。
03 赛美五脏养生膏—益肺
【材料】防风、山药、黄芪、川芎等
【功效】具有益气固表、培土生金的作用,适合痰湿蕴肺引起咳嗽、肺痰、自汗等人群使用。
04 化痰止咳方
【材料】百部、紫菀、白前、桔梗等
【功效】具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合咳嗽咳痰、感冒头疼、鼻塞流涕、咽喉干痒、恶风畏寒人群使用。
05 温经散寒沐足方
【材料】吴茱萸、防风、独活、川芎等
【功效】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06 化湿醒脾颗粒
【材料】广藿香、佩兰、栀子、麸炒苍术等
【功效】具有化湿醒脾、清肝理气的作用,适合湿热藴脾、腹胀、夜卧不安、咳嗽痰多人群使用。
本文作者:肺病科 焦小强、儿科 曾竞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