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头疼、肚子痛、例假痛、外伤痛。
小痛还好说 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当遇上“大痛”的时候,那就是坐立难安 简直忍不了一点,这种时候最需要的肯定就是「止痛药」了。
但说起止痛药不少人都会有这样一些误区
-止痛药吃多了会上瘾,所以尽量不要吃
-反正都是止痛,随便吃哪一种止痛药都可以
-止痛药根本没效果,别人吃了有效,自己吃了没效
这些说法都是错的!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止痛药会不会上瘾要根据止痛药类型而定,一般情况下日常使用的止痛片不会上瘾。
止痛药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中枢性止痛药两种类型。
非甾体抗炎药又叫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退烧、止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最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中枢性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性并列性疼痛
可分为4种类型
神经阻滞剂:类似麻醉剂(包括弱阿片类药物及阿片类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等;
钙离子拮抗剂:如普瑞巴林等;
其他:病理性神经痛出现化学递质改变,部分抗焦虑药物也能起镇痛作用,如黛力新、扎来普隆等。
因此当别人吃止痛药有效,自己吃却没效的时候,很可能是吃错了止痛药。比如患有带状疱或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疼痛人群。如果没有对症使用中枢性止痛药,而是服用了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那吃再多的止痛药也起不到镇痛效果,反而还可能会因为服用剂量大而产生其他副作用,所以止痛药千万不能乱吃。
疼痛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表现,疼痛的特点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一定不要乱用止痛药,避免掩盖病情 延误诊断治疗。
那要如何使用止痛药才是科学有效的呢,在临床中使用止痛药一般是采用“三阶梯止痛法”。
具体就是按照阶梯递进的方式,把疼痛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并一步步换用不同药效的止痛药或增加剂量,达到镇痛目的。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时(疼痛评分为0-3分),如头痛、牙痛等,一般首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 使用弱阿片类(麻醉性)药物
这一阶段的疼痛会对生活与正常活动产生影响(疼痛评分为4-6分),一般首选使用弱阿片类(麻醉性)药物。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 使用阿片类(麻醉性)药物
这一阶段的疼痛一般是癌痛,痛感剧烈难忍,甚至无法入睡(疼痛评分为7-10分),这时候会选用镇痛最高级的阿片类(麻醉性)药物,最常见的代表药物为吗啡。
肯定会有部分人疑问,既然疼痛可以忍受 不影响生活,为什么要使用止痛药呢?
疼痛一般是因组织受到损伤或产生炎症,并在局部生产、释放致痛物质引起的。如果在疼痛初发时不使用镇痛药阻止,疼痛会刺激更多的致痛物质释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让疼痛逐渐加重。
因此刚出现疼痛症状时,应及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在进行临时止痛的同时可以阻止致痛物质的释放,从根源上解决疼痛问题。
不疼了立马就停药也不行,当致痛病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时,就算疼痛症状已经缓解,但致病因素还在持续影响机体,一旦私自停药 疼痛可能会再次出现。另外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服用止痛药,可以持续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将疼痛刺激控制在痛阙以下,可有效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另外关于止痛药成瘾的误区,一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不具有成瘾性的,但是长期、大剂量的使用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在进行镇痛治疗时一般会选择多种药物联合给药方式,且用药时要从最低剂量开始使用 再逐步增加。
而弱阿片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是具有成瘾性的,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口服用药、交替用药、联合用药等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药物成瘾性,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切勿私自、滥用止痛药 避免影响健康。
此外针对镇痛治疗宝安中医院(集团)疼痛科,除了口服止痛药,同时配合使用针灸、针刀、艾灸、中药贴敷、中药汤剂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镇痛,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 解决致痛病因。
本文作者:疼痛科 褚楚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