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看见,妈妈圈中流行的一个“新型孝子”标准,不要求崽子多有出息 只要求不费妈。
以上几点达到4条 就能算是“孝子”,然而别说是4条。随便数两条都能难倒大多数的“老母亲”。
尤其是牙齿的问题,龋齿、牙龈炎、牙矫正等问题防不胜防,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龋齿。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水果、糖果、饮料等甜甜的零食,宝宝想吃就能吃上,这也导致儿童龋齿越来越常见。
龋齿也就是我们说的“蛀牙”,是在细菌因素、饮食因素、宿主因素、时间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简单来说,当使用高糖食物后 部分食物残渣会“粘在”牙齿表面,而口腔中的细菌在分解这些残渣时会产生“酸”。“酸”再作用在宿主 也就是牙齿表面上,会慢慢破坏牙表面 久而久之会把牙“腐蚀”出一个大洞,形成龋齿。
因此想要解决龋齿问题,消灭“残渣”和“酸”很重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口腔清洁」。
说到口腔清洁就离不开刷牙,想要有效保持口腔洁净,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至少刷3分钟,刷牙时要采取竖刷法,能更有效地去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除了刷牙外还需要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隙,单纯刷牙只能清洁牙表面。而牙齿之间的细小缝隙只能靠牙线进行清洁,而牙缝隙也是最容易“隐藏”食物残渣的地方。
预防龋齿还可以从饮食入手,在做好口腔清洁的同时,也要注意减少孩子对甜食和含糖饮品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
另外还可以考虑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项,儿童龋齿预防最有效方法。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情况下,将窝沟封闭材料涂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窝沟点隙上的方法。该方法能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对预防窝沟龋很有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儿童都适合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前建议先咨询口腔专科医生。此外,首次做完窝沟封闭应在3-6个月内进行一次复查,以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常规检查,如果发现窝沟封闭剂脱落应及时填补。
还有部分家长会问,到底什么时候给宝宝进行口腔护理合适,等到意识到要保护牙齿的时候,孩子多半已经出现了龋齿等口腔问题。
其实口腔护理从宝宝出生后就可以进行,在新生儿时期,建议喂养后给宝宝喝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平时可以用指套牙刷、棉签或洁净的纱布沾水,给宝宝轻擦、按摩牙龈。
宝宝满一岁后且已经长出乳牙就一定要每天为孩子刷牙。建议配套使用儿童专用的牙刷及含氟牙膏,3岁以下每次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3岁以上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如果宝宝在刷牙时哭闹,可以将刷牙和洗脸、洗澡放在一起,让宝宝能更容易接受刷牙。
当宝宝长牙且牙齿建立邻接关系后,建议补充使用牙线辅助清洁,当宝宝第一颗牙萌出6个月后(一般为出生后12个月)。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患龋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此外 宝宝1岁后,鼓励使用水杯 逐渐减少奶瓶的使用频率,1岁半后开始脱离奶瓶,不使用奶瓶当做安慰奶嘴。
有部分家长认为宝宝的乳牙迟早都要换,所以不重视或者不干预蛀牙的情况,这是不对的。
牙齿一旦发生龋坏 是不能自愈的,而且长时间不处理会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龋齿还会伴随疼痛等症状,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进而引发左右脸不对称 影响恒牙牙胚发育等。
因此一旦发现宝宝存在蛀牙的情况,建议尽早到口腔专科进行干预、治疗,千万不能放任不管
本文作者:口腔科 葛风华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