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深圳官宣入夏,刷新历年来最早入夏记录。在别的地方还在“倒春寒”的时候,深圳的小伙伴们已经整上了“空调、冷饮、雪糕”“消暑三件套”。
虽说气候“阿冷”已经走了,但是人体内的“阿冷”正在悄悄地“猥琐发育”。
三十几度的天来谈“寒气”?这一点都不离谱!夏季是最容易受寒的季节,吹空调、吃冷饮、忽视保暖等,都会容易使寒气淤积体内。
寒气一般更“青睐”于女性,从中医角度来说“寒”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
外寒是外界寒气入侵,主要发生在冬季,寒邪入体 使脉络收紧 气机运行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伤及阳气。
内寒是自身阳气不足,造成气机无力运行。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腹泻、倦怠、喜卧等。
外寒和内寒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黄帝内经》有云“阳虚则外寒”阳虚体质人群更容易感受外寒,而外寒入侵体内久积不散,易损伤阳气,导致内寒的产生。
说起体寒的症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手脚冰冷,然而长期体寒,不仅会出现健康症状,甚至会影响体型拉低颜值。
以下“体寒”症状赶紧看看,数一数自己中了几条:
常年手脚冰凉,比别人更怕冷。
面色暗沉。
有肚腩,难以减重,小腿粗。
经期下腹冷痛,月经不调,容易出现血块。
经常感到疲惫、懒得动。
抵抗力低,感冒缠绵难好。
除此之外,长期体寒,还容易引发肠胃炎、关节冷痛、子宫肌瘤、不孕不育、腹泻等疾病。
首先我们要明确寒气的产生跟我们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熬夜、长期吹空调、穿着不保暖、吃水果、喝冷饮、缺乏运动等,都容易导致寒气入侵 淤积体内。
因此想要祛寒,首先要改正不良习惯,避免熬夜、少吃生冷食物等。
注意小腹保暖,平时可以将双手搓热后,推揉小腹,让小腹保持温暖,可以减轻痛经症状,降低部分妇科疾病发生率。
每天晒太阳,晒太阳能激发体内阳气,达到祛寒效果,建议每天可以晒晒头部、背部和腿部。
经常泡脚
泡脚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泡脚时可以用热水或添加艾草、红花、肉桂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药材。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水温不要过热,经期女性和糖尿病人不宜泡脚。
适量运动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体寒瘦弱的女性建议,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30-40分钟,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骑行、瑜伽等运动。
有痛经症状的女性,可以喝红糖姜茶或生姜大枣茶,建议于经期前2-3天饮用,可减轻痛经症状。
常做艾灸
日常可以在家艾灸足三里穴、气海穴、关元穴,建议每次灸15分钟左右,注意避免烫伤。
喝杯「祛寒茶」体寒人群日常还可以尝试,宝安中医院(集团)研制的祛寒茶
祛寒茶
【成分】防风、干姜、荆芥穗、炙甘草等。
【功效】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
【用法】每次2-3小包,加300-600ml水,煮沸15-20分钟煎服,每日2次或遵医嘱服用。
【注意】该协定处方仅能在医院下属社康中心开具,有需要的市民可就近到社康就诊、开药。
目前宝安中医院(集团)妇科针对体寒人群,通过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中西医结合调理方案,可运用中药汤剂调理体质的同时,缓解因体寒引发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同时可开展中药足浴、艾灸、穴位贴敷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帮助市民快速恢复健康,欢迎有需要的市民前来咨询、就诊。
本文作者:妇科 袁媛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