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中医院 > 健康教育

医院概况

宝中医新闻

通知公告

就医指南

专科专家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辅助栏目

春节过后上班太疲累?做好这几点帮你快速恢复“搞钱”状态

日期:2024-02-26 信息来源:

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今天是6天连班的最后一天,明天终于可以休息了!!!

 期待期待.gif

8天春节假期 + 6天连班过后,不少小伙伴都表示身心疲惫、做事提不起劲,一心只想摸鱼 等着下一个假期。

节后综合征

躯体上主要表现为疲倦、失眠、昏昏欲睡、有不正常肌肉酸痛、心跳太快、胃口欠佳、腹胀腹泻等;

精神上的表现主要有难以集中精神工作、焦虑、空虚、容易发怒等。

 收心.jpeg

开工那么颓废可不行,这时候想要唤醒活力,结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防寒保暖去油养肝、舒筋活络、调整作息。

 雨水时节唔好背腹足.png

最近深圳的天气,开始逐渐变热,不少小伙伴都已经提前换上了短袖,但今天冷空气又杀个回马枪,提醒着人们“倒春寒”的存在。

有句老话说“春捂秋冻”,多备件衣服,适时增减,重点捂好“背”部、“腹”部、“足”部

特别是有肺部疾病如哮喘、咳嗽等旧疾的人群,一定不能贪凉,注意保暖。

 

捂好背部

有助于阳气升发,减少感冒概率。

捂好腹部

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寒性腹泻、痛经等。

捂好足部

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暖和,避免寒从脚入。

谈恋爱不如泡脚.png

雨水时节除了天气回暖降雨也逐渐增多古话说“燥寒冻肉,湿寒入骨”“倒春寒”这种湿寒气候容易引起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对于年老体弱、骨关节疾病的人群洗脸、洗手后及时擦干洗头后及时吹干头发避免寒湿侵袭身体出现手指酸痛、“偏头风”之症

春节饮食太好了.png

春节期间,不少人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容易出现上火、消化不良等症状。

加上春季阳气升发,容易导致肝气过旺,形成肝阳上亢的情况。

如何在保持好身材的同时.png

因此养生方面要注意调畅肝气、健运脾胃。

饮食方面

建议回归清淡饮食,忌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开春后很多新鲜时蔬和应季野菜大量上市。

其中不乏一些养肝的佳品如荠菜、春笋、豌豆苗、菠菜、韭菜胡萝卜、芹菜等。既能“刮油”,又能疏肝理气、养肝滋阴,正适合现在食用。

 

一、熬夜多沙参煲汤喝。熬夜是最伤肝肾的。可以用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煲一些肉汤喝,以达到滋阴补肾的作用。平时可多揉三阴交,就是在内踝尖上四横指的位置,一次按摩十来下,每天按摩两三次,可以降虚火。

 多揉三阴交.jpeg

二、吸烟多吃雪梨蜂蜜。抽烟多,很伤肺阴,会引起喉咙干、口干等症状。可以服用雪梨、蜂蜜,也可以用银耳、雪梨来煲肉汤喝,起到润肺润燥的功效。

 雪梨蜂蜜银耳汤.jpeg

雪梨蜂蜜银耳汤

三、喝酒多喝米汤水。春节期间聚会多,酒桌上难免推杯换盏,酒局一个接一个。喝酒多,损伤脾胃,要注意化痰湿。

可以在喝酒的同时,喝一点米汤水、白粥、小米粥等,也可以放一点生姜、陈皮来煲汤以解酒。

葛花茶.jpeg 

葛花茶

喝葛花茶(葛花10-1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对伤酒发热烦渴有缓解效果,适用于宿醉后不思饮食、呃逆吐酸等人群。另外,用葛花煲陈皮,也可以减少酒精对脾胃的伤害。

 

四、大鱼大肉喝山楂水。大鱼大肉易伤脾胃,可以准备山楂丸或消食健胃的中成药,在家里也可以用麦芽、山楂来煲水喝,也可以用一些陈皮、生姜、鸡内金煲水,以达到消食的作用。吃得太饱导致腹胀,不要躺着或坐着不动,起来做一些舒缓的动作,以促进肠胃蠕动。

 山楂陈皮饮.jpeg

山楂陈皮饮

五、腹泻不适艾灸肚脐。如出现腹泻症状就不能再吃油腻、荤腥的食物,应清淡饮食,并注意多饮水。平时脾胃虚寒者,一吃生冷食物、受凉受寒后就容易腹泻的人,可以用艾灸神阙穴(肚脐)和天枢穴10-15分钟来调理。

六、咽痛声哑喝胖大海茶。过节亲戚朋友走动多、说话多、事情多,保不准有人出现了咽喉干痛的情况。可以喝点胖大海茶(胖大海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能够清热润肺、利咽解毒,适用于肺热声哑、咽喉干痛。

七、失眠多梦喝酸枣仁茶。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难免心情激动。有的人彻夜聊天,有的人起居节奏被打乱,客人走后,晚上却也睡不着了。可以试试酸枣仁茶。用炒酸枣仁15克、大枣10克,加入饮用水,煮沸后20-30分钟作茶饮。能够补肝血、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长假后上班.png

上班提不起劲,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悄悄地把 “耗掉”的气血补回来,快速恢复“搞钱”状态。

 

1. 晨起梳头。“头为诸阳之会。”梳头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滋养头发,还能通达阳气、疏通气血,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时间以早晨最佳,此时是阳气升发之时。将手指弯曲在头部顶部、两侧从前往后轻揉梳头,每天早上梳100次左右,感觉头皮微微发热即可。

 颜值高有多累.png

2. 晨练“易筋经”、“养肝操”。春天是养肝的季节,而肝主筋,因此春季宜做“筋导引”。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每一势导引都针对性疏导人体一条经筋,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让人除去烦闷无力,做回一条“小青龙”。

其中第八式青龙探爪式,对应十二经络中的足少阳胆经。该动作不仅能调理胆经,还可以让情绪、心理上产生愉悦感或疏泄感。

 宝民社康医生向乔演示“青龙探爪势”.gif

宝民社康医生向乔演示“青龙探爪势”

 

养肝操

 

搓耳操

  1. 上揉耳轮法

  2. 提拉耳尖法

  3. 压三角窝法

  4. 捏揉耳甲法

  5. 提拉耳垂法

八段锦

  1. 两手托天理三焦

  2. 调理脾胃需单举

  3. 攒拳怒目增气力

  4. 背后七颠百病

 

注:耳朵每个动作2个八拍,八段锦每个动作8个八拍

 


3. 拍打小腿。坐立位,双脚着地,一手握成空拳,扣打小腿骨头外侧的肌肉。这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区域,适当用些力气,以有酸痛感为度。  

4. 多起来走走。当工作感到疲累时,可以适当站起来休息活动一下,帮助放松心情,调节心态。

 

快跑.gif

5.按揉公孙穴。中医认为,公孙穴具有健脾胃、调冲任的功效,为健脾第一大穴,脾气旺而气血盈。每天早晚各按50次左右即可,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还可以配合太白穴一起按揉。

 公孙穴.jpeg

6. 暖水浴足。下肢寒凉的人,可在水中加些艾草、花椒等。不过,饭后不宜马上泡脚,最好饭后1小时再进行。

 

7. 睡好子午觉。首先要调整生物钟,“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睡20~30分钟即可,可以滋养心神。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就算睡不着也可以闭目养神,从而慢慢调节生物钟。

 慢性病人群如何挑选汤圆.png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过了这一天,意味着春节的正式结束,面对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汤圆,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到底该如何挑选。

汤圆来了.gif

  1. 糖尿病人群。适合无糖黑芝麻汤圆,它选择了木糖醇来增加甜度,在不降低口感的前提下,减少了精制糖的摄入,又不会影响血糖,进食量建议控制在60~80g为宜。

  2. 高血脂人群。宜选择山楂、紫薯、南瓜、板栗等食材制作馅料,避免坚果类作馅,进食汤圆量以60~72g为宜。花生汤圆的脂肪含量最高,五仁汤圆和黑芝麻汤圆的油脂含量也较高,尽量不要选择。 

  3. 脾胃病人群。推荐橘红玫瑰煮汤圆,可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糯米作为一种不好消化的食材,很多脾胃病患者并不敢进食。但其实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的作用。如果是煮粥、酿酒等,就相对好消化一些,所以脾胃病人群可以少量进食煮汤圆,但是炸汤圆、蒸汤圆或者是烤汤圆,甚至是酸奶汤圆等甜品就不要轻易尝试了。

  4. 减肥人群。推荐无糖酸奶汤圆,代替早餐或晚餐的主食,每次吃50~60g即可。减肥人群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总能量摄入,所以汤圆的进食量一定不能太多。如果水煮的吃腻了,又担心油炸能量太高,不妨在汤圆里浇上无糖酸奶,还可以增加一些坚果、水果碎等食材,既增加了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还使口感更佳。

 

本文作者:治未病中心  陈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