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凉了、吃太辣了
吃太冷了、进食过快……
日常生活中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腹胀、腹痛
这个时候
很多人的反应都是:
小毛病而已,不用看医生
甚至就算长期都有这症状
也依然想着
“有点忙”“没时间”“下次吧”
在此提醒大家
千万别不当回事!
深圳的李先生就差点因为“忙”
酿成“大麻烦”
腹胀、腹痛这几年对于李先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腹部不舒服,他常当作消化不良“处理”。在一次单位组织体检时,他被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才正视起身体亮起的“健康红灯”。
经13碳尿素呼气试验、电子胃镜检查等检查后,李先生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此后陆续查出“胃溃疡、十二指肠炎、糜烂性胃炎”。
经服用护胃药物及先后3次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他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查幽门螺杆菌也提示根除失败。治疗还没结束,李先生的身体就“扛不住了”,出现了明显的食欲减退,不到一年时间,体重较发病前减轻16kg,他和家属都非常着急。
后来李先生寻求中医治疗,到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经电子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大部分黏膜光滑,但胃底处有一块发生了轻微的凹陷,颜色稍有加深”。他的检查结果引起了宝安区中医院内镜中心医生的重视。
在使用放大、染色等内镜早癌筛查技术反复观察后,医生初步考虑其为早癌病变。医生钳取其病变处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病变黏膜已发生癌变。所幸癌变范围仅局限于黏膜内,未侵犯更深的部位。
经评估,医生为其实施了经电子内镜消化道黏膜剥离术(ESD),“抽丝剥茧”后,李先生胃底的早癌病灶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所切除的病变组织切缘干净,切缘未见癌变组织。
“手术就像睡了一觉,醒来也不痛,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也落了地。”李先生感慨道。此后他每半年做一次胃镜复查,之前手术的伤痕已基本消失。
宝安区中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刘锦涛介绍,进展期和晚期的消化道早癌患者治愈率、5年生存率均较低,且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李先生是及时发现胃早癌病灶的幸运儿,消化道早癌患者如能在早期确诊,其治愈率可达90%。
深究李先生病变的“祸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早已埋下。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细菌,喜欢待在幽门、胃窦等部位。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吴婷萍主治医师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外部“入侵”到胃里的“不速之客”在患者体内“搞破坏”;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Ⅰ类致癌物。
据统计,全球约50%的人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我国居民的感染率超50%,即每2人中,就有超过1个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因人而异,且病情会不断发展。
吴医生强调,因感染具有隐匿性,不少人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并未察觉,直到出现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问题才到院就医。
“大家必须认识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就是一种病,日常如出现上腹疼痛或灼烧、反酸、嗳气、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口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如长期忽视这些‘信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持续破坏胃黏膜,可能引发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等更严重的疾病。”
如何确认
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吴医生提到,13C/14C呼气试验为当下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无创、准确率高,空腹服药后吹气即可检测。
“胃镜检查+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同时还能观察其胃部病变情况;对于儿童或不适合做呼气试验的人群还可通过粪便抗原检测明确诊断。”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隐匿性、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等方式传播,共用餐具、亲吻、喂食都可能发生传染,容易发生家庭聚集性感染,“一人确诊后,最好是家庭共同诊疗。”
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吴医生介绍,“四联疗法”(即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疗程一般为10~14天,根除率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率上升,导致根除失败率增加。中医药在调理脾胃、增强胃黏膜修复、减少抗生素副作用方面也展现了其独特优势。
56岁的黄姐反复上腹疼痛近20年,随着病情加重到其他医院就诊,碳13呼气试验显示其Hp阳性。黄姐曾接受过西药四联疗法,但服药3天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等症状,后至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通过中医辨证进行治疗。
吴医生对其采用中草药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解毒杀虫为治法,改善其胃内环境、修复胃黏膜。同时配合食疗(如山药粥、猴头菇汤)、饮食调理。经治疗3周后,黄姐症状有所改善,复查13C呼气试验提示Hp转阴。
“由于可能会出现过敏、腹泻、耐药性等,部分患者自身排斥服用大量抗生素或采用‘四联疗法’,我们便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汤剂,结合中医适宜技术如艾灸、穴位贴敷、针刺等刺激穴位,促进患者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抵抗力。”
脐灸
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可增强抵抗力。对有寒性胃痛、腹泻等症状的患者疗效显著。
督灸
利用温热与药效的双重作用,激发全身阳气,温补督脉,提振脾阳,调理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虚寒性疾病。同时有改善人体(尤其针对女性)怕冷,预防保健,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固元灸
平衡脏腑气机、通经活络、祛寒散滞、扶正祛邪、补益强身、通调气血的作用,是一种温通结合、补泻兼施的治疗方法。可用于胃痛、腹泻、感冒、颈腰疼痛等。
砭石灸
使热力渗透传导至体内,达到调理气血、温经通络、祛湿逐寒、温运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对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未成年及高龄患者、有基础病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需经专科医生评估后综合分析。”吴医生也提到,无论是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都不能确保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100%,如经规范治疗后没有达到临床的根除,需经专业医生指导后,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
如何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吴医生提到,日常就餐时,应采用分餐制;避免生食、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和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值得一提的是,定期筛查是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一环,有胃病家族史或长期胃部不适者更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