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中医院 > 宝中医新闻 > 媒体报道

宝中医动态

媒体报道

党建动态

临床试验

【名医荟萃】陈海良主任医师关于中医清除关节痛的经验方

日期:2024-09-18 信息来源:

中老年人全身各关节痛,是一种普发的常见病,常规检验检查(如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机元素、风湿类、X光等)的结果通常为无明显异常,但症状常表现为多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乏力,当事人通常在生活中不慎遭受外力扭伤、牵拉,即出现骨折。


如何有效的治疗中老年关节疼痛等常见病?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骨科的陈海良主任医师在多年临症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海良主任医师.jpg

深圳是中国经济的前沿,也是关节痛疾病发生的重灾区。陈海良主任医师不仅善于治疗关节疼痛,尤其善于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尤擅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它代谢性骨病;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痛;背痛;非骨折性骨痛、关节、肌肉疼痛性疾病;肌少症;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对关节疼痛,陈海良主任医师在临床上有一个常用常效的经验方,这则经验方是陈海良主任医师从事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的经验结晶,这则经验方在为他个人赢得“骨科好医生”口碑荣誉的同时,也为数以万计病患的康复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这个验方是他自拟的骨康一方膏方,具体方药如下:


盐补骨脂15g 淫羊藿10g 三七10g 丹参10g 酒苁蓉15g


党参50g 知母5g 续断15g 熟地黄20g 锻自然铜0.3g


方中用药上重在阴阳双补:

  • 以盐补骨脂、淫羊藿、酒苁蓉、续断、熟地黄、知母补益阴阳;

  • 大剂量党参补复其气,气足则滋补而不雍滞;

  • 三七、丹参活血化瘀;

  • 锻自然铜接骨健骨,促其骨髓充健


上面这则经验方,寥寥数药写出来很容易,总结形成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历程。


陈海良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学专业,现今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海良原本是一位山东省农家子弟,学习成绩优异,特别在数学方面较为突出,曾有志于计算机专业学习,原本1988年高考可以让他拥有千万种人生,但是高考前的一起交通事故,却让他把人生之志定位在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


高考的前一年,由于自己眼睛近视,他和父亲骑单车到县城配眼镜,走到距离县城还有几公里的地方,地名叫八里庙,意外出了车祸。他的父亲被一辆三轮车的撞倒了,造成右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当时,陈海良家贫,父子俩出门只带了几十元钱,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带,只计划着尽快配眼镜,没有规划任何其余开销。事故发生后,肇事三轮车拉着他父亲去了县医院,医院要收取押金,当时的他根本无力支付这笔费用;所幸的是,陈海良在医院碰到了学校带课的政治老师,他向自己的老师借了三百元钱。当时的三百元钱在陈海良的高中时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农村孩子的眼中是笔巨资。医院做了X光检查,X光片结果明显显示是开放性外伤造成的粉碎性骨折,他看到X光片上的骨头明显变形了。


想起这一切,仿佛都还是昨天发生的一样,至今记忆犹新。陈海良的父亲当时非常疼痛,额头乃至全身全都在出汗,豆大的汗珠细细密密地往外冒。在医生给父亲救治的过程中,陈海良从未感受到过时间是如此地漫长。而他只能在外束手无策的焦急等待,等待X光结果,等待医生为他父亲做清创手术。当时办理了住院手续以后,医生为他父亲做了手术,和相应的牵引治疗。


四十天后,仍然发现骨折的骨头发生了移位,不得已再次进行了手术,骨折的部分植入了钢板固定,术后又打了石膏固定了三个月,前后折腾了一百多天。


当时的陈海良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痛在心里。杰出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很少抱怨,而是积极思考应对的策略。这次事件使陈海良在第二年高考时,毅然决然的选择报考大学的骨科专业。当时正好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全国招生,骨科班在山东仅招两名学生,幸运的是陈海良成功被录取。


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前几年都是临床理论课程,最后一年才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单位是东莞市中医院,当时社会治安环境比较混乱,因此处理最多的是刀伤的骨科病人。经过完成大量的清创缝合手术,让他对自己能够缝合开放性伤口、固定断肢,十分有成就感,在实习期间也奠定了他扎实的术科基础。

陈海良主任.jpg

陈海良1993年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宝安区中医院骨科工作,参加工作的他很快就成为一名清创、缝合的技术能手,但是他很快发现处理骨折、外伤类的手术只是骨科专业的一个基础,在门诊临床过程中,诸如腰疼、腿疼、头晕、乏力等隶属于骨科,但又未达到手术指征的疾病,他不知道如何去有效的处理。


骨关节的疼痛怎么分类、如何处理?并且部分骨折的复位手术恢复情况不能让他满意,推拿等外治法治疗的疗效也不能达到他内心的预期,在不断的困惑、思考、和否定自己之后,他向医院申请去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创伤骨科专业,这次进修让他大开眼界,经过进修后不论是疾病的诊断还是外伤缝合固定的技术都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回到医院后,他准备大展拳脚,但是又发现一些术后感染的问题以及骨折愈合的问题,都让他不知如何应对。此外许多腰肩腿疼的病人,也不适合手术治疗。中医和西医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了这个时期陈海良思考最多的问题。

陈海良主任治疗.jpg

2005年时陈海良驾驶摩托车载着爱人转弯时,他爱人的脚被擦伤了,最初他认为没什么大碍,但是拍了X光后发现是骨折。这个时候陈海良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四十岁的人,还处于青壮年时期,骨骼就这么脆弱?于是他对骨外科的专注开始转移到骨内科,骨质疏松这个词开始进入陈海良的研究视野,他开始研究骨的代谢。


陈海良的脑海里出现了黄帝内经中肾主骨的概念。2008年,他毅然的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骨质疏松专科。进修期间他发现,很多人身体、关节的疼痛,多为脾阳虚或肾阳虚,甚至是脾肾阳虚,有的病人还有瘀证。疼痛类的疾病多为寒邪或瘀血所致。与这些症状相伴的还有诸如怕冷、夜尿频多。


进修完成之后,陈海良的业务重点就从骨外科转到了骨内科,骨关节炎和各种疼痛类的疾病,成为他发力解决的重点,诸如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性关节炎等。一般骨科医生看这类病,目光着重于这类病发病部位本身,陈海良却常能看到这些疾病之外的一些根本原因,这也使得他在临床诊疗时,病人的疗效出奇的好,以致于他的门诊业务量占据了医院整个骨科门诊的一半。


他的具体思路就是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开具中药时,遵循“补肝肾、强筋骨”的治疗原则,这使得他对疾病的认识发生了从局部到整体观念的改变。本文开头的经验方,就是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日益优化形成的。


该方经得陈海良主任医师同意后,公布于众,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借鉴,从中受益。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化裁使用。


文章作者丨李善举

文章摘自《临床名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