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中医院 > 宝中医新闻 > 媒体报道

宝中医动态

媒体报道

党建动态

临床试验

大便后“喷血”!深圳女子紧急就医,被确诊为它!不少人都有,医生提醒

日期:2024-09-12 信息来源:

久坐,上大号久蹲,经常吃辣。


很多年轻人一不留神

就变成“有痔青年”了

好好的屁股.jpg

更有甚者,还有人“苦上加苦”,因为痔疮患上了贫血。

箭头黄底.gif

便血、肛物脱出,反反复复两年后,24岁的小李(化名)没想到自己能因此贫血。


两年前,小李大便后肛门肛物“掉”出来,伴有肛门出血,只能用手“塞”回去。两年间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小李并未重视,也没有积极治疗。


近期,同样的症状再次找上小李,且便后肛门出血量多,呈喷射状,日常还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她赶紧到宝安区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经全面检查,小李确诊为混合痔,以及痔疮反复出血导致的中度贫血

仙人掌和屁股.jpg

图源:IC photo(图文无直接关系)

宝安区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吴定奇提醒——

痔疮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乏力,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患者应早诊早治,避免因痔疮出血导致贫血,继而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痔疮临床表现也多样,不同类型的痔疮需要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如出现便血,要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诊治。

久站久坐小心被痔疮盯上.jpg

痔疮的发病率不容小觑

肛肠疾病作为影响广大人群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不容小觑。据统计,肛肠疾病的总发病率超过50%其中痔疮以其高达87.2%的占比成为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病”俗称痔疮,发生在肛门周围,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扩大曲张的静脉团,是肛肠良性疾病。痔疮的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其中20到40岁的人群尤为高发

有“痔”之士“坐立不安”,饱受折磨。有人因“难言之隐”,不愿就医;有人觉得痔疮可以忍受,却越拖越严重。

痔疮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类型。

内痔.jpg

其中内痔可分为四级

I级痔:便血,无痔核脱出。

II级痔:便血,排便时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

III级痔:偶有便血、痔核脱出,需手动复位。

IV级痔:便血,痔核脱出,不能回纳。


痔疮更容易盯上哪些人群?


吴定奇介绍

久站久坐久蹲、腹压增加

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都会导致“长痔疮”


“肛周的静脉血液要回流进入心脏。人站立或坐着时,心脏位置高于直肠,静脉血回流进入心脏,需克服重力。不少人一坐一天,气血运行障碍,瘀阻肛门,瘀血浊气结滞不散,形成痔疮。

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用力大小便、怀孕期间盆腔压力增加等都会引起腹盆腔压力增加,继而引起静脉回流不畅,诱发痔疮。

同时,当下大家烟酒不限、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管扩张,肛周充血,会诱发或者加重痔疮的症状。”

痔疮的常见症状.jpg

痔疮的常见症状

痔疮的常见症状有便血、肛周瘙痒、疼痛和脱垂等但相关症状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便血是痔疮的主要症状之一,但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疾病也会导致便血的发生。

如患者便血量少,且有便秘、排便用力过大等因素,可初步判断为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但患者如发现便血次数增多(10分钟内超过2-3次便血),且便血量大,或伴有腹痛、血压下降等问题,应及时就诊,寻求医生诊治,对症治疗。


如何通过便血区分痔疮和其他疾病?


“以痔疮和肠癌为对比,痔疮便血通常是无痛性的便鲜血,鲜血和大便不相混合,时有滴血和喷血的情况,出血量较大。肠癌便血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特点也不尽相同,且通常为暗红色或少量鲜血与大便相混合,有时仅仅表现为黑便。相关病症对普通人而言,辨别起来较困难,便血时,患者可以记录情况或拍照以便于专科就诊时协助专业医生判断,及时就诊是重中之重。”吴定奇说道。

痔疮应尽早治疗手术部一定是最优解.jpg

不治疗疼痒难耐,手术治疗,又担心“尴尬期”坐立难安,不少痔疮患者对手术治疗痔疮

既有期待,又有害怕


不过呢?痔疮并非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吴定奇介绍,大部分痔疮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也可以让痔疮得到控制。经过保守治疗之后效果并不好的群体,为避免持续性的出血造成贫血,或者是反复脱出及坠胀、疼痛不适等症状,可以考虑手术。


一般情况下,痔疮手术可以拖,但是痔疮的治疗不能拖。痔疮久拖不治可能出现大出血或者长期慢性失血,导致严重的贫血,如重度贫血时再来就诊,则需要输血治疗才能手术,术后恢复时间也会较久,更严重的情况可能危及性命。”

吴定奇教授带教.jpg

中医在调理和治疗痔疮方面有丰富经验


“不同类型的患者通过服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可以调节、缓解相关病症;同时可以采用坐浴、熏洗和外敷等中药外用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

吴定奇提到,通过针灸疗法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痔疮症状;对肛周、腹部、腰部等部分进行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肛门周围的压力。


日常调理和预防对于管理痔疮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痔疮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坚持这些健康习惯不仅有助于预防痔疮,还对身体整体健康有益。

健康饮食金字塔.jpg

✔ 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红薯等,预防便秘。

✔ 多喝水摄入足够水分,促进肠道蠕动。

✔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等,避免加重痔疮症状。

✔ 适度运动增强人体的肠道蠕动。

✔ 练习深蹲动作促进下肢及盆腔肌肉群锻炼,改善血液循环,并使肛门括约肌呈收缩与松弛的交替运动,进而预防痔疮。

✔ 避免久站久坐长时间工作时定时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大家也可以通过太极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调节气血,增强体质,从而预防和缓解痔疮”。

✔ 日常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有便意时请及时排便;避免长时间蹲厕,如厕时请不要阅读手机、书报等。排便时间应控制3-5分钟左右,如厕时间长,大便费力,容易得痔疮,或引起痔疮急性发作。便后注意卫生,用温水冲洗肛门或坐浴。

通便小技巧.jpg

也许有人想到一“割”永逸,痔疮会告诉你:“我还是会回来的”

吴定奇提到,尽管痔疮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和去除病灶,但复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手术主要是去除现有的痔疮病灶,但如果导致痔疮的根本原因(如便秘、腹压增加、饮食不当等)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痔疮可能会再次形成。一些人可能有遗传性静脉壁薄弱和血管弹性差的情况,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再次出现痔疮;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痔疮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有所不同。尽管现代手术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仍不能完全消除复发的可能性。”


吴定奇强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饮食纤维不足等,都会增加痔疮复发的风险。“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适度的运动以及定期的医疗随访,可以显著减少痔疮复发的可能性。如果出现任何复发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一些患者痔疮症状有一定周期性如假期或节日期间,饮食习惯的改变(如进食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导致痔疮症状加重;特定季节如夏季高温和湿热环境可能会加重痔疮症状;冬季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痔疮发作的风险。大家也可以了解痔疮症状的周期性和诱发因素,帮助自身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症状的发作。

文章摘自: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