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宝安中医院(集团)举行“十五五”规划研讨会。
医院特邀深圳市医院协会会长罗乐宣,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深圳市针灸学会会长杨卓欣、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顺民、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会长庄俊汉、罗湖区中医院原院长吴红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何羿婷、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二级调研员韩春艳、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桂红等业内专家,齐聚宝安,为宝安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共绘蓝图,共谋发展。
专家以宝安中医院(集团)“十五五”规划为核心,围绕新质生产力、管理赋能、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品牌等关键领域高位谋划、重点剖析,旨在为医院及宝安区中医药事业未来五年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与会专家提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在当下科技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紧抓机遇,找准定位,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从文化中找智慧,从新质生产力中谋发展,从高科技中求提升,为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宝安中医院(集团)在“十五五”规划中,要以师承教育为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高素质医疗人才培养打造创新样板;聚焦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通过人才驱动,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力争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出科技之花,结出人才硕果。
特色技术和优势病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宝安中医院(集团)应在现有重点学科群的基础上,以市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以优势互补为核心,优化专科布局,形成对外分科,对内整合,合力发展模式。同时,联通区内医疗资源,打造协同病种,通过构建区域范围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闭环”,实现互促共进的良好发展模式。
科研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医院的关键。宝安中医院(集团)以核心学科为试点,围绕专科优势病种、专科技术组建专职研究团队,通过开展高质量科研项目,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包括特色制剂、医疗设备等,让市民切实享受中医药发展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深化专科品牌形象。
社康中心是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深圳”的重要阵地,宝安中医院(集团)要紧抓社康中心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特色优势,不断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铸实三级诊疗体系,切实做到一体化发展;以打造医防康养一体化的中医药特色社康中心为目标,关注民生所需,主动发挥中医药在社区疾病、流行病、慢性病中的防治优势,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品牌文化的树立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宝安中医院(集团)要以文化为枢纽,通过发挥文化浸润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生活化发展,从市民的口碑中凝练出品牌形象;同时,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不断强化“软实力”,铸就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宝安中医院(集团)作为宝安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设研究型中医院为核心,全力推进医疗质量、学科建设、科研转化、教学培育、人才培养、硬件建设、改善服务等工作,近年更是先后创建为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全国百强中医医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中心等。
审核:钟敏
责编:李凤
审校:曾智文
编辑:麦映雪
校对:马圳
供稿:医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