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赋能,助推宝安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12月21日-2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数智医药创新论坛在深圳顺利举行。该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协办,宝安中医院(集团)承办。首届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世界中联计算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王伟教授,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幸思忠参加会议。
会议以“交叉创新、数智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题,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云集,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探索中医药与现代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数智技术正在为全产业赋能、升级、转型,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智能四诊设备、健康大数据库建设、中医诊疗系统等数智化产品正是科技与中医药有机融合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将更多先进的技术、产品引进宝安,率先试点,不断促进现代化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深度融合,以数智化赋能,助力宝安区全力推进智慧健康一体化建设、打造“宝医数智”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为宝安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打造中医药创新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宝安中医院(集团)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院建设。
目前已搭建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中医治未病管理系统、中医慢病管理系统、中医临床路径系统、中医康复管理系统、中药煎药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处方点评审核系统等,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可实现线上诊疗、床边结算、诊中支付、中药溯源、智慧办公等。
同时在全省内首创开展溯源中药饮片及散装饮片自动化调剂工作,实现中药饮片从“田头到手头”全流程“透明化”;引进专病库科研管理平台、深度挖掘临床数据系统、中医护理方案结构化病例系统等,通过将信息化、智慧化技术与临床科研有机结合,为高质量科研项目的开展再添助推器,近期更是被广东省中医药局评为首批“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推动生殖健康领域创新发展,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举行
12月14日,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换届选举大会暨第二届一次学术大会、不孕不育临床新进展学习班在宝安中医院(集团)顺利举行。大会以“促进学科建设、推动临床创新”为主题,汇聚深圳市生殖健康学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共同推进中医药助力生殖健康事业创新发展。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顺民为主委单位宝安中医院(集团)颁发牌匾
会上,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惠林教授宣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相关文件,黄链莎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黄剑美、刘昱磊、柯妍、黄张杰、张烨、金波、范丽、张爱萍等8位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范培、骆世存、刘芳、于晓英、陈妍等28位专家当选常务委员,吴晓玲担任秘书。
第二届主任委员黄链莎教授表示,未来委员会将以推动中医药在生殖健康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为核心,不断深化学术引领作用,通过搭建高质量学习、研究平台,积极开展各级学术会议、多中心临床研究等,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内培养更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同时积极开展跨区域、跨学科合作,通过加速高质量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生殖健康领域传承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会专家寄语,中医药调治不孕不育疗效确切,希望委员会要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挖掘、应用、推广不孕不育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为推动生殖健康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同时聚焦人才、学科、科研建设,通过不断强化核心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坚实的生殖健康保障。
与此同时,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烨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段永刚教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柯妍教授,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生殖健康科主任黄链莎教授围绕大会主题,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全面分享不孕不育诊疗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及最新科研成果,为现场的同行、学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审核:钟敏
责编:李凤
编辑:麦映雪
供稿:何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