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多学科协作诊疗、人才引进及培养、学术会议与竞赛。
一、多学科协作诊疗
为了有效避免患者遇到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等问题,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宝安区中心医院早在2016年就开始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个体化治疗。
所谓MDT,简单来说就是多个不同学科的专家一起讨论某个病例,在综合各学科意见后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目前分别有线上和线下2种形式:利用医院自己的多学科交流微信群,医生们能在线讨论交流病例,而面对比较复杂的病例,医生们就会在科室或医院会议室进行线下MDT,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很多疾病的确诊都离不开影像诊断,为了加强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的沟通配合,使双方共同学习、讨论、进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诊治。宝安区中心医院于2019年开始开展临床放射联合读片会,由管床医生汇报病史,放射科医生进行影像图片的展示及解读,最后各科室医生发表意见,讨论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共同提升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的知识水平。
二、人才引进及培养
为了全面提高全市医疗技术水平,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名医服务,宝安区中心医院大力响应落实市、区推出的“三名工程”团队、“柔性引才”团队和顾问。自2017年始共引进“三名工程”团队1个,“柔性引才”团队15个,顾问13人。制定了年轻医生跟师学习制度,年轻医生跟随教授学习,使年轻医生诊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扩大全科医师队伍,提高全科医师技术水平,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由深圳市卫生与能力建设中心主办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班在宝安区中心医院举办,75位学员通过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所有课目学习,经过市能教中心综合技能科目严格考核,全省全科岗位理论考试,并在市卫健委加注全科执业备案。
临床教学是医院的明天,为提升医院的临床教学规模和水平,宝安区中心医院今年扩大教学规模,开设临床本科班,改善教学硬件设施,重新修订完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规范,制订严格的临床授课教师遴选制度,巩固提高了临床骨干的临床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质量。
三、学术会议与竞赛
为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师在实操方面的技能掌握,宝安区中心医院举办了“三名工程”系列培训班——“步步精心,做好显微根管治疗”。这次培训班由“三名工程”凌均棨教授的11人团队授课,一同交流显微根管治疗的先进性以及实际操作的要点,针对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操训练的强化。
今年,宝安区中心医院还举办了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技能竞赛,共66名医务人员参加。竞赛场景的设置包含孕产妇合并昏迷病情评估、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紧急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抢救、新生儿窒息等7个抢救项目。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切实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危急重症抢救临床救治能力,更好地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医院开展“学习型医院”注重形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通过各种形式,广开思路,创新学习方法,真正使每位医务人员在学习中受益,在收获中增长才干,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