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为尿毒症并维持性血透12年的李某某,3年前左前臂內瘘中位进行了重建,近日,发现重建的内瘘再次出现狭窄,由于內瘘表面的皮肤布满穿刺疤痕,再次重建困难重重,加上另一侧手血管条件差不适合建瘘。这对病人的身体和医生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接诊以后,肾内科主任陈东带领他的团队共同探讨手术方案:决定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超声的引导,开展经皮前臂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
定下方案立即施行。4月24日,首先由超声科冯天鹰主任操作,彩超下见左前臂动静脉内瘘吻合口上1厘米处狭窄,直径1.6mm,狭窄长度约12mm,血彩颜色混乱。
术中加压扩张
15:30,内瘘再造手术正式开始,由肾内科陈东主任主刀、主治医生陈志朋、梁湘协助,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穿刺血管,进鞘管,彩超持续引导下送导丝及球囊,加压扩张,同时彩超观察。在狭窄处经过8-20个不等大气压球囊分次扩张,扩张后彩超提示内瘘内径增大,触诊震颤明显增强,狭窄口径增至3.3mm,血彩颜色均匀,手术顺利完成,无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就这样,患者的生命通路,再一次打通,为患者提供了一线生机。目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多次扩张及彩超观察效果
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是血透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保障。随着透析患者寿命延长以及该人群对长期透析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自体动静脉瘘因反复穿刺容易形成血栓和狭窄,部分患者因糖尿病或自身血管条件差等因素,需要定期进行溶栓及球囊扩张等维护措施,不能满足透析需求。经皮球囊扩张术(PTA)是在超声引导下动静內瘘狭窄球囊扩张术通过皮肤表面穿刺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使狭窄部位矫正至正常血管内径,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动静脉內瘘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具有微创、效果好等特点,是目前国内治疗内瘘狭窄的一项新技术。
此次该院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的成功开展,为内瘘血管狭窄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广大尿毒症透析、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此类患者的长期透析生存点燃了希望。
术后血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