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俯身倾听,都是对生命的致敬;
每一次主动搀扶,都在诠释医者仁心。
愿这抹“志愿红”化作永恒的职业底色,
让温暖与专业,成为照进患者心间的光。
好的理念只有扎根在护士的一言一行中才会有意义!
为了助力新入职护士和实习生快速实现角色转变,践行医学人文精神,宝安区中心医院护理部和团委共同开展了特殊的岗前教育——“陪诊活动”。
新入职护士及护理实习生们穿上“红马甲”,在门诊的喧嚣人流中寻找行动不便、语言不通、使用智能化设备困难的患者,细心倾听、耐心解释、真诚的解决每一个患者不同的需求,在实践中提升每一个患者就医感受!
从流程认知到心灵触动:
陪诊的双向奔赴
“纸上得来终觉浅”,本次的门诊陪诊活动,在新入职的护士及实习生们正式上岗前,已系统学习了门诊流程、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然而,真正的课堂在分诊台前、在候诊区、在检查室外。
当实习生小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过七旬、腿脚不便的张奶奶,穿梭于挂号、检查、取药的各个环节时,她深刻体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重量。
“张奶奶紧紧抓着我的手,反复道谢。那一刻,我明白了流程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份让人安心的陪伴。”实习生小李在陪诊记录表中写道。
看见需求,听见心声:
同理心在细节中萌芽
主动伸出的手
“大姐,需要帮您借个轮椅吗?”一句主动询问,为疲惫的孕妇化解了焦虑。
耐心的倾听者 面对语言不通的患者,实习生小陈放慢语速,借助手势及流程图耐心地解释流程,成为沟通的桥梁。 无声的安抚 在拥挤的候诊区,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拍肩,都传递着“我在你身边”的安心。这些细微的互动,让实习生们跳出了书本知识的框架,真切感受到患者面对陌生环境中,同时还处于身体不适状态时的无助与对收到帮助的期待。每一次主动的询问,每一次俯身的倾听,都是同理心悄然生长的印记。 反思与启迪: 照亮未来的医者之路 活动尾声,总结会上实习生们踊跃分享见闻与思考: 流程的卡点成为关怀的起点 他们以患者视角提出就诊流程的优化建议,饱含温度与建设性。 对医患关系的深度体悟 “技术是冰冷的,但关怀能让医疗有温度。”一次成功的陪诊,是建立信任的过程,让实习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无声的安抚 穿上护士服,肩上就有责任,就要将人文关怀植入到我们心中。护理的前辈们经常说“从事护理行业,最忌讳的就是活成一个只知道每天完成护理工作的干活机器,麻木而无灵魂。”好的理念只有扎根在护士的一言一行中才会有意义。 红马甲褪去,初心永驻 短暂的陪诊活动结束了,但它在年轻护理人心灵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精湛的技术是骨架,而人文关怀是灵魂。这次活动,正是要让新入职护士及护理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懂得面对患者不只是看病治病,更是对鲜活生命的关怀,是护理工作最核心的价值。 审核/朱兴镇 责编/宣教科 邹志雁 审校/护理部 孔桂花、团委 丁欣欣 编辑/宣教科 赵铁钢 校对/宣教科 魏子珊 供稿/护理部 叶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