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 > 慢病防制 > 结核病防制

慢性病综合示范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结核病防制

麻风病防制

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

慢性病综合防制

健康教育与促进

实验室

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

日期:2022-03-24 信息来源:

  宝安开展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3月24日是第27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旨在突出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连日来,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通过在其公众号播放主题宣传片和推出漫画、绘本等形式,开展多维度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肺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将带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沫就会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报告》估算,202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87万人,导致128万人死亡。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结核病同为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以及呈现出的复杂流行状况,2035年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存在挑战。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20年估算新发结核病患者约84.2万人,约占全球结核病负担的8.5%,也对我国结核病防控产生重大影响。

  2021年,宝安区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524人,报告发病率约为34/10万,达到国家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要求,但是宝安区结核病防控依然面临着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潜伏感染干预、重点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隐患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与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学校和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场所和重要人群

  据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防制科专家介绍,有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一年内可传染10名至15名健康人。肺结核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养老机构等,一旦有传染源长期存在,极易造成聚集性疫情。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长时间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中接触密切,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易发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所以,校园内的结核病防控是重中之重。

  专家表示,实施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减少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是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对象,提高学生及家长对药物治疗干预的重视程度,及时主动就医,能够显著降低发病风险。专家建议,学校教室、寝室等室内场所要保持通风,加强空气流通,能够降低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学生个人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同时要广泛普及结核病科普知识,减少学生和家长对结核病的恐惧心理。

  全社会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宝安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宝安区全力推进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结核病发现报告、诊断治疗、随访管理,落实并完善优化结核病减免治疗政策,扩大治疗减免范围,最大限度提高肺结核患者保障水平。

  为向公众宣传结核病危害、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引导个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优化社会防治氛围,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推出了漫画“结核菌的地球流浪记”、绘本“咳咳,安安生病了”,在公众号播放“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片,并在全区中小学学校(含职校、技工院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公益宣传作品征集以及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