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信息公开 > 疾控热点

机构设置

中心动态

公告公示

党建天地

政策法规

疾控热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决算公开

如何避免乙肝在家庭中传播,这些事项不能少!

日期:2019-06-12 信息来源:

  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

  我国是乙肝大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近些年由于乙肝疫苗免疫普及,年轻人口乙肝感染率下降。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W020190613624528654522.jpg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房间、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乙肝这么强的传染性,很多朋友会问,如果家里有人患了乙肝,应该怎么办呢?身为患者的家庭成员又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在这给大家提出这几点建议:

  患者

  对于已经确定的HBsAg阳性携带者或乙肝患者:

  首先,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和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最后,定期进行医学随访,每6-12个月需复查肝功能和进行其他必要检查。

  患者家人

  对于患者的家庭成员:

  1、应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夫妻一方有HBV携带的,配偶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在夫妻生活中要坚持使用安全套。

  3、要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杜绝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W020190613624528681159.jpg

  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病毒载量高低,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准备怀孕的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筛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W020190613624528705466.jpg

  对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准备怀孕的女性,要注意妊娠时机的选择。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肝功能异常者,经治疗后已恢复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以上复查正常则可妊娠

  那如果怀孕后才发现HBV感染怎么办?能不能进行抗病毒治疗呢?W020190613624528710713.jpg

  W020190613626682935176.jpg目前孕期抗病毒治疗还不是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常规手段,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要及时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区分孕妇是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携带者还是乙肝活动期的患者,携带者还需要根据病毒载量的高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乙肝阳性的妈妈所生新生儿预防感染,分为以下这两类:

  W020190613626682962594.jpg

  W020190613626682986005.jpg

  注意:刨宫产无法减少母婴传播,所以无需为了减少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可以母乳喂养吗?

  这种的话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

  如果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也接受了规范的联合免疫预防,鼓励母乳喂养;

  <第二种>

  如果在孕期为了预防母婴传播而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分娩后停药的,停药后即可母乳喂养;

  <第三种>

  如果母亲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暂时不建议母乳喂养;

  <第四种>

  如果母乳喂养期间出现了乙肝活动,则开始抗病毒治疗,同时停止母乳喂养。

  参考资料 :

  1.“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2013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

  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2.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撰文:李淑珍

  审核:陆碧茹

  编辑:何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