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7785794
今年已开学大半个月
本来家长们应该都在放飞自我
谁知操心的事可多着呢
近段时间
太阳跟捉迷藏一样
乍暖还寒,冷热交替
孩子们免疫力又相对低下
再加上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
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也就趁机而入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现如今孩子一点点的头疼脑热都会牵动着家长的神经,如果不幸出现了咳嗽、发热、呕吐、腹泻、眼红、腮腺肿痛等疑似传染病的症状,有些家长更是急的团团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包括校园医、班主任、校园领导、疾控人员等)会比家长更紧张,因为他们不仅要关注单个孩子的健康状态,更重要的是要为全体师生的健康负责。但是他们每个人负责的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因为有各种规范、指南指导着大家的每一项工作。同理,此时的家长们也尤其需要这样一个指引——从而能够更快速妥当地度过一次小小的危机。
发现孩子可能得传染病了,按照发现时间的不同,主要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在校园内出现疑似症状,被老师、校(园)医等通过晨午检等方式发现;另一种是孩子在家庭内出现疑似症状被家长发现。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我们将分开来讲解。
家长有了这个“小手册”,如果遇到问题,操作起来是不是简单多了?家长们不用再慌里慌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校(园)医和老师也能够快速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尽可能减少因误解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
宝安区疾控中心正在做校园健康管理系统,预计本学期可以启用,“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这样就更有利于家长和孩子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