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信息公开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机构设置

中心动态

公告公示

党建天地

政策法规

疾控热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决算公开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日期:2006-12-10 信息来源: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病人。

肠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体外,只有经口食入才引起发病,其途径有:

经水传播

被这些致病菌污染的地面水进入未完全密封的水井,或在江河洗涤病人衣物、倾倒吐泻物;带菌的船民排泄物直接污染江河水等。

人们如果喝进被污染的生水,或用这些水洗刷食具、水果和生吃的蔬菜,致病菌便可经口而进入人体。这是大规模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食物传播

食物对本病的传播作用仅次于水。携带致病菌的食物有:受致病菌污染水域的海产品;用受污染的水洗涤水果、蔬菜;或加工后可直接食用但再受污染的食品,或生熟共用砧板切的熟食。

生活接触传播

主要是经手传播。即健康人的手接触了受致病菌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食品而引起传染。

苍蝇叮爬污染物后再叮爬食物引起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要采取措施保证群众饮用安全卫生的水;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管好饮食卫生;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知识水平;卫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办好腹泻病门诊和做好疫情监测,以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一旦发现疫情 (包括可疑病例),要本着“早(时间早)、小(范围小)、严(措施严)、实(落在实处)”的原则,认真处理疫点和疫区。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增强身体抵抗力

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