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信息公开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机构设置

中心动态

公告公示

党建天地

政策法规

疾控热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决算公开

幼儿园多个娃突然上吐下泻,诺如又开始“作妖”了!警惕→

日期:2024-11-01 信息来源:

最近

部分学校和幼儿园陆陆续续出现

许多呕吐、腹泻的孩子

警惕!警惕!

诺如病毒又开始“作妖”了



温馨提醒

近日,宝安区某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多个班级同一天出现数十名呕吐、腹泻的学生。经过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该起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疾控中心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迅速(3天内,不停课)控制疫情。

诺如病毒究竟是何方神圣?

又该如何避免感染呢?

打起精神,继续往下看!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引起全人群急性胃肠炎流行和暴发的主要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暴发。

另外,诺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诺如病毒感染 vs 食物中毒


诺如病毒感染和食物中毒

确实有许多相同点

临床表现也都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诺如病毒感染vs食物中毒

【相同点】

诺如病毒感染 ≠ 食物中毒


诺如病毒感染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冬季呕吐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的胃肠道传染病。


食物中毒

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含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分类包括细菌性、真菌性、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食物中毒,但不包括病毒和寄生虫。

另外偷偷告诉大家一个

疾控专家也在用的核心原则


食物中毒,食物的分布与病例分布一致+不吃者不得病(无传染性,通过摄入有毒有害物质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不食用相同食物也会发病。

诺如病毒感染vs食物中毒

【不同点】

图片

如何避免感染诺如病毒?


某学校本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就是由于聚集活动时肢体接触导致的暴发,同时近距离接触(小于2张课桌长度,约1.2米)呕吐物和不良洗手习惯传播的。

经过统计学分析,参加聚集性活动时不同强度的肢体接触罹患率具有剂量反应关系(有统计学差异),且近距离接触(小于2张课桌长度,约1.2米)呕吐物的相对危险度RR=2.41,上洗手间后不洗手的相对危险度RR=3.10(即近距离接触呕吐物发生呕吐、腹泻的罹患率是未近距离接触呕吐物的2.41倍,上洗手间后不洗手发生呕吐、腹泻的罹患率是上洗手间后洗手的3.10倍,均有统计学差异)。


其实诺如病毒并不可怕,针对本次疫情疾控专家采取以下3招后,3天内疫情得到了控制:

学校按流程及时规范处置呕吐物,不得靠近或围观(小于1.2米);

加强手卫生健康教育;

现有诺如疑似病例的班级避免参加与其他班级交叉的集体活动。

对校园来说重点是

及时规范呕吐物处置

避免有疑似病例的班级参与其他班级活动

对孩子们来说

重点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此外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五要”

大家要牢记哦~

图片

图片

图源:广东疾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资料来源:宝安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