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信息公开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机构设置

中心动态

公告公示

党建天地

政策法规

疾控热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决算公开

共筑健康防线,守护健康未来

日期:2024-06-26 信息来源:

  每年的6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抵制毒品带来的危害。然而,毒品不仅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也与艾滋病、丙肝等疾病的传播密切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毒品与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学习如何有效防治,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未来。

  一、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目前,艾滋病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传播。所以,在享受爱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二)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因此,请避免共用注射器、针头等,避免进行不安全、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因此,请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

  咳嗽、打喷嚏、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二、丙肝是什么

  丙肝的全称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大部分人感染初期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毒持续的存在可逐渐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丙肝可以治愈,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与艾滋病相似,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一)血液传播是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不规范的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共用注射器,不规范的医美或纹身等均可能引起丙肝传播。

  (二)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与丙肝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感染丙肝的危险性较高。

  (三)感染丙肝的孕妇在分娩时可能将丙肝传播给新生儿。

  礼节性接吻、拥抱,共用餐具、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病毒。

  三、吸毒与艾滋病和丙肝的关系

  (一)共用针具进行静脉注射吸毒,增加了艾滋病和丙肝传播的风险。经血液传播是艾滋病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吸毒人员通常具有共用注射器等行为,若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或丙肝,病毒便可通过此途径传染给其他人。

  (二)吸毒者在吸食毒品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从而引起艾滋病和丙肝传播。部分毒品能使人体极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幻觉和欲望,极易发生混乱的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与艾滋病或丙肝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

  (三)吸毒者的体质下降、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和丙肝的感染及发病创造了条件。长期吸食毒品可导致人的免疫系统损害,从而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

  拒绝毒品,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毒品不仅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更是引起艾滋病、丙肝等疾病传播的温床。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毒品,远离毒品危害。同时,也要了解艾滋病、丙肝等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不断提高疾病防护意识。

  在国际禁毒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抵制毒品危害,共同防治艾滋病、丙肝等相关疾病,共同构建坚实的健康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