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信息公开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机构设置

中心动态

公告公示

党建天地

政策法规

疾控热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决算公开

一天要喝够8杯水?你一直坚持的喝水原则可能是错的!

日期:2024-05-17 信息来源:

“每天喝够8杯水”,似乎是很多朋友统一的认知,但专家表示每天8杯水(约2升)的推荐量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太高了。那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喝多少水才合适?怎样喝水才正确呢?

关注饮水卫生,共享健康生活。2024年5月13日至19日是饮用水卫生宣传周,趁此机会,宝安疾控带大家好好了解关于喝水那些事儿。水标题1.jpg

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需水量是不同的。曾有一项研究,对26个国家5604名参与者进行分析,参与者年龄从8天大的婴儿到96岁的老人不等。研究发现:20岁~35岁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最高,为4.2升;20岁~40岁女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3.3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90多岁,水周转量都下降到2.5升左右。

然而,水周转量并不等于实际的饮用水量!一个20多岁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并不是需要每天喝4.2升的水,而是每日平均饮水量为1.5升~1.8升。同理,对于20多岁的女性来说,每天饮水量可能需要1.3升~1.4升,老年人的饮水量则更低。研究人员表示,每天8杯水的推荐量,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太高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每天8杯水,可以选择小一点的杯子。水标题2.jpg

01千滚水、隔夜水不能喝?错!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千滚水、隔夜水千万不能喝,因为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经常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中毒甚至癌症”的说法。很多人也坚持这样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实验人员专门做了一个实验,用不锈钢电热水壶加热自来水,分别烧开1次、5次、10次后倒入杯中自然冷却,放置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分别检测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发现:随着加热沸腾次数的增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有略微增加的趋势,放置48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为0.014mg/L,但距离我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中1mg/L亚硝酸盐参考指标限值还很远。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千滚水”“隔夜水”是可以放心喝的!

02感冒后大量喝水好得快?错!

感冒后身边人常建议:“多喝水才能好得快”……很多流行病学专家指出,感冒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体脱水

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白开水,会将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元素冲淡。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过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此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水分,满足体内电解质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所以,感冒不能一味地大量喝水,喝水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03喝弱碱性水更健康?错!

尽管“酸碱体质”理论被证实是伪科学,但仍存在“弱碱性水有利于健康”“碱性水会让血液变成碱性”的说法,很多人也深信不疑买碱性水喝、买碱性滤水机。其实,常说的弱碱水指水的pH值稍大于7。人体的内环境相对平衡稳定,pH值一般在7.35至7.45之间。人体内环境不会因为喝下人体能够承受的酸碱物质后改变本身酸碱度,况且弱碱水喝下去后,在胃肠道内部就会被中和,并不会被人体吸收。

目前,弱碱性水、酸碱体质等概念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类似弱碱性水有助人体健康、人体体质为酸碱性等概念仍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

04饭前喝水能减肥?错!

单靠吃饭前喝水,并不能解决减肥问题。吃饭前喝水其实跟饭前喝汤一样,是通过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虽然有一定减肥作用,但喝够量很重要,最少要喝到“体重×30~35”的量。也就是说,50公斤的人最少应喝到1500毫升,但每餐前一次性喝500毫升,易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05常喝纯净水身体会缺矿物质?错!

靠喝水补充矿物质并不是好办法,很多矿泉水会在包装上标出钙、镁、钾的含量,并且在宣传中特别声称“该水含有钙、镁、钾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给人感觉是这种水是钙、镁、钾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实跟食物比起来,水对钙、镁、钾的贡献不多。另外,市面上也有些标着“饮用天然水”“饮用天然泉水”的瓶装水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矿泉水,其实并不是。水标题3.jpg

01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不能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当我们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已有1%~2%,这个时候人体已缺水。实际上,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当身体内的水分丢失达到2%~4%的时候,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表现为尿少、尿液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此外,如果感觉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就可能已是中度脱水状态。

02水温在35℃~40℃最适宜

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比较合适,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可以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03小口慢喝,别大口猛灌

很多人咕咚咕咚一次喝个饱,这种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建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饮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时没事时也喝一点,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点水。

04千万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很多人喝白开水总觉得“没有味道”,喜欢喝饮料,用喝饮料代替喝水。但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进而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还不利于牙齿健康。事实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05天热也尽量少喝冰水

水温过凉会刺激到心脏,因为低温的水会使冠状动脉遇冷收缩,影响心脏的工作,不利于血液循环,还会增加患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发生风险。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水温不要过低,实在是不想喝热水,水温也要在20℃~30℃之间。水标题4.jpg

01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稀释,改善夜间脱水的情况。

02晚上睡觉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适当喝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马上喝几口。

03洗澡后 

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此时,应小口慢速喝一杯温水。

04 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均可。

05 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普通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要小口小口地喝,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小时~3小时,每间隔20分钟~30分钟,喝3口~4口。

06心情烦躁时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07 运动期间 

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是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除了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

08 吃咸了后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凉白开或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或酸奶,糖分反而会加重口渴感。淡豆浆90%以上都是水分,并且含有丰富的钾,可促进钠排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小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太长记不清来?简略版收好!水1.jpg水2.jpg水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