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医院简介

医院领导

医院文化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简介

日期:2021-04-22 信息来源:

  【发展历程】

  医院坐落于“千年古镇、中国蚝乡”之称的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地处珠江口东岸、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距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3公里,服务辐射面积6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逾150万。其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宝安县沙井联合诊所”,1969年创新应用中草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嘉奖;1985年更名为“宝安县沙井人民医院”,1993年更名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1994年评定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及研究生培养基地,2015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成立加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2018年更名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成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1年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24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筚路蓝缕70载,医院如今已转型升级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图片22.png

▲1969年的沙井公社卫生服务站

图片23.png

▲1985年的宝安县沙井人民医院住院部

图片5.png

▲医院现貌

图片6.png

▲2023年9月26日医院二期扩建(23层住院综合楼)主体项目提前3个月封顶

图片31.png

▲医院二期扩建项目效果图,预计2025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基础规模】

  作为基层医疗集团,医院按照“1+N+M”模式(“1”指院本部,“N”指社区医院,“M”指社康中心)和“4+8+N”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内涵建设。现拥有1总院和35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总院现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900张(含社区医院100张),二期扩建竣工后,总院建筑面积扩至约30万平方米,总床位扩至1500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设有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中心1个。拥有美国GE超导磁共振、日本东芝螺旋CT、荷兰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宫腔镜摄像系统、成像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超声内镜诊疗系统等先进大型设备,成熟开展冷激光、三维重建技术及3D打印、脊柱侧弯截骨矫形、单孔腹腔镜等国内前沿或领先新技术,为更多患者撑起“生命之舟”。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强院兴院提供强力保障。目前在职员工2060人;博士51人(含博士后5人)、硕士370人;高级职称337人(含二级教授2人);博士后导师4人、博导5人、硕导36人;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3名,省级名中医1名,杰青医学人才1名,杰出护理工作者1名,市区级高层次人才70人,省级以上专委会(副)主委10人;深圳市卫生系统特聘岗位人才2人,深圳市中医药领军人才(鹏城杏林领军人才)2人,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10人,深圳市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2人,深圳市中医药优秀人才(鹏城岐黄工程优秀人才)1人,深圳市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宝安区卫健系统凤凰英才岗位人才6人,宝安区“名医高徒”学科后备人才4人,宝安区中青年骨干专科医师6人,院级培养“菁英人才”8名,“雏鹰人才”10名,中医药师承教育继承人44名。

  2023年门急诊总诊疗人数315万人次(含社康185万人次),出院人数4.2万人次,床位使用率96.2%,平均住院日6.3天,手术人数2.7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64.9%。中医药监测指标运行良好:

  【创新管理】

  医院转型后,积极响应广东省中医药局“四有五抓一提升”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号召:以“四有”为目标,朝着社会上有影响、讲台上有声音、杂志上有文章、学术上有成果,全面提升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服务能力。以“五抓”为重点,抓医疗与健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抓学科与人才建设,壮大人才队伍,促可持续发展;抓科研与教学发展,筑牢科技基础,促进教学相长;抓文化建设与宣传交流,搭建传播平台,扩大医院影响力;抓医院管理与党建,提高行政效率,把握正确方向。

  党建引领,提质强基。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强基层、促健康”为导向,促进医防融合、全专融合、中西协同发展,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三甲医院考核指标”为抓手,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强化安全运营管理和风险防范,实施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打造高层次医教研团队,提升医教研整体水平,增强重点学科综合竞争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强化中医药内涵建设,实现中医更中,西医更西,促进中西协同发展,朝着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奋进!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分别荣获全国第25名(B+级)、第16名(B+级)、第9名(A级)、蝉联全省第2名佳绩,深圳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

  【学科建设】

  学以术精,载誉载曦。厚植学科沃土,钻研前沿技术。医院成功创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是CDQI房颤中心示范单位、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建设单位、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现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1个(急诊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3个(脑病科、骨质疏松科、康复医学科),广东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建设项目单位1个(肺病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骨质疏松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2个(脑病科、康复医学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心血管病科),宝安区中医类医学重点学科3个(脑病科、心血管病科、骨伤科),广东省AAAA级治未病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康中心各1个(和一社康中心、后亭社康中心)。

  柔性引才22个高层次技术协作团队,建立18个名中医工作室,柔性引进6个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与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建深圳西部脑科中心。

图片9.png

图片34.png

2023年2月医院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二院神经外科签约共建深圳西部脑科中心

  【专科优势】

  1、急诊科: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认证的综合卒中中心、国家PCCM建设三级达标单位、粤港澳大湾区ECMO联盟成员单位、深圳西部创伤联盟成员单位,承担着深圳西部片区大量急性胸痛、急性卒中、急性创伤等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救治工作。每年接诊急诊患者16万多人次,挽救近万人生命。近三年获评深圳市急诊急救考核双A单位。

  专科特色:秉承“救急救重、生命优先、中西并重”的救治理念和“应救尽救”原则,探索构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快速、高效、全覆盖“大急诊”救治体系,打造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和中医急救“急先锋”,形成了中风、卒心痛、异位妊娠、呕血等六大优势病种,擅长运用“针药并用、内外兼治”中医治疗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法透药治疗等中医特色急救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急危重症中医药使用率100%。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及取栓超早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围绕中医优势病种创新性提出“清宣为主、扶正为要”的重症肺炎治疗理论,建立了“预警系统-治未病中心-医防融合-区域”闭环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为挽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图片10.png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驰远。在学科带头人引领下,急诊科团队人才梯队结构持续优化完善,医疗设施完善,技术精湛成熟。现规模较大、人员配置合理、设施技术完善。设置了诊疗区、留观区、抢救区,提供24小时同质化诊疗服务;诊疗区内设急诊内科、外科、其他专科;开展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热奄包、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等常见中医诊疗项目。

图片12.png

  2、脑病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卒中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会长单位,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全国介入培训导师单位,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致力打造成为以脑中风、帕金森病、痴呆、脑病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华南地区标准化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国家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粤港澳分中心。 

  专科特色:对超早期或早期脑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超早期 (1小时)或早期的脑梗死介 入取栓后联合“醒脑开窍”针灸,疗效显著且安全,突破了取栓后不针灸的固有理念。脑中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成熟开展脑中风病早期溶栓治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危重症救治,脑血管病筛查、超早期急救、卒中二级预防及中西医结合康复等序贯性一体化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图片13.png

图片36.png

图片37.png

图片38.png

  3、骨伤科:宝安区中医重点学科;其骨质疏松科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图片14.png

  专科特色

  骨伤科三病区(骨质疏松科/脊柱外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主委单位。创制的健骨一方、天癸散、扶元乳膏穴位贴敷和活血通络凝胶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的3D打印颈椎椎体置换、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术、脊柱椎体全切重建、脊柱内镜、严重脊柱创伤等十余项国内先进脊柱手术术式,广受患者好评。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骨伤科二病区(手外科):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手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宝安区手外科研究所依托科室。擅长以超显微外科技术 --指(肢)体离断再植再造 ( 包括上臂完全离断再植、多指离断再植 ),四肢及躯干大面积创面缺损的显微游离皮瓣修复,肩、肘、腕关节损伤的微创关节镜治疗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微波微创治疗,疗效显著,特色鲜明,并拓展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图片17.png

  骨伤科一病区(骨科):开设中医正骨、骨关节、骨创伤、运动医学、足踝五个专业组,承担区域创伤骨科和髋膝踝关节疾病的诊疗及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与抢救任务,在骨创伤重危症救治、老年髋部骨折诊治、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和膝关节疾病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手术治疗微创化,并结合中医特色治疗促进骨折恢复。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康复医学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

  专科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科学发展”的建科思路,打造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中风康复为重点优势治疗病种,且中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的综合性康复医学科。开展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中药外敷、刮痧火罐、药棒疗法、火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疗法,同时开展康复评定、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及系统功能锻炼等现代康复治疗,为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社康中心的肢体残疾康复业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供服务,并影响辐射到东莞、香港、惠州、海南等地区,一些香港、澳门及美国患者也慕名而来。

图片18.png

  5、肺病科:广东省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建设单位,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PCCM)规建三级达标单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建设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中国咳嗽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中西医结合慢阻肺医防融合专委会主委单位。开展早期肺癌和肺结节MDT,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明原因慢性咳喘病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慢病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早期肺癌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等领域区域领先、特色鲜明。

  专科特色: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鲜明,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为特色优势病种和重点发展方向。专科实验室(咳嗽实验室)为深圳市首家咳嗽实验室,以“咳嗽实验室”的现代医学精准诊断和祖国传统针药“名医中药验方、靳三针系列咳三针、喘三针、哮三针”充分结合,首创慢性咳喘病“一证一方,内外兼治”诊疗体系。在宝安区率先开展“早期肺癌和肺结节多学科联合(MDT)门诊”及云诊室,研发“山莲扶正消积膏、温胆散结颗粒”等明星方剂,提出“极早期肺腺癌治愈窗口”概念,从微创到超微创,为肺结节患者提供精准经皮肺结节消融手术,以最小创伤达到极早期肺腺癌治愈目标。全球首创“四方联动、医防融合、全人群覆盖、主动发现、精准分层、中西医结合规范管理”的呼吸慢病社区管理新体系,获得2023年度深圳“簕杜鹃奖”。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2023年9月26日医院二期扩建(23层住院综合楼)主体项目提前3个月封顶  

  6、心血管病科:宝安区医学重点学科(中医类),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培育单位。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单位、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 康复中心建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专委会副主任单位、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副主委单位。在深圳市内率先开展冷激光、药物球囊 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等国内领先新技术,全面探索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系疾病的临床和科学研究。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获得广东省2023年度胸痛中心质控先进单位、两次“院长质量奖”。

  专科特色: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危重症诊疗、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血管内超声;心律失常的心内电生理+射频消融;埋藏式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含ICD和CRTD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室缺)封堵;肾动脉支架置入;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三甲重点专科诊疗项目全面覆盖,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到 98%,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达 98%以上。

图片40.png

  7、妇科:宝安区医学重点专科。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托科室,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女性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医妇科质控中心、深圳市妇科质控中心专家单位。近三年在国内创新开展宫腔镜下宫内缝合术、混合现实导航妇科手术,全面探索经宫腔镜宫内疾病治疗新技术,多次受邀国内外交流,影响辐射到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海南、东莞、惠州等地区,许多外省患者慕名而来。

  专科特色:生殖外科疾病诊疗;宫腹腔镜微创手术;运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开展疑难杂症术前评估、术中导航;开腹及微创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单孔腹腔镜技术;痛经、更年期、围绝经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疾病诊疗;计划生育手术及 PAC(流产后关爱);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专项服务。  

图片41.png

图片42.png

  8、全生命周期中西医结合照护团队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专科是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徐桂华院土全生命周期中西医结合照护团队依托科室。徐桂华院土团队领衔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科是国家高水平中医重点学科、国家中管局中医护理学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中医护理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团队成员中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2名,护理博导4名、硕导44名。我院依托其科研平台及优势,围绕妇幼健康照护、智能智慧老年健康照护、慢病照护等专业领域,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学术建设等五大高地,造福百姓安康。

图片22.png

  9、深圳西部脑科中心:是以全国百强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领先学科和品牌学科、深圳市规模最大、亚专科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龙头,带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和医院社康中心,形成三级联动的神经系统疾病专病诊疗新模式,旨在实施社康中心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筛查、居家康复和慢病管理,实现病有专治、病有良医的高质量全程专病诊疗体系,创新打造深圳市西部区域性高水平筛、治、康、管神经系统疾病一体化医疗体系。双方合作,是“顶天”的高水平医院和“立地”的基层医疗集团两层体系相互配合、协同发展重要举措,将极大提高双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为深圳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华南脑科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专科特色:特别擅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垂体瘤、帕金森病、可逆性痴呆与常压脑积水、颅脑创伤、运动障碍、脑血管病、功能神经疾病、脊髓脊柱疾病、癫痫、疼痛等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康复。

图片47.png  

  【科研教学】

  医院依托“三名工程”中医药高层次团队,发挥专科优势,深耕临床科研与教学,成立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中心。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迈瑞临床研究基地、宝安区手外科研究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南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检验专业学生培养基地、湖南医药学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3+2”模式教学医院、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深圳市中医院)协同基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协同基地,广东省社区与公共卫生、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深圳市中医专科护士与护理技术培训基地,承担着省内外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以及专业人员规范化协同培训培养之重任。目前在站博士后7人、在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人。

  现有科研PI团队7个。科研一线,栉风沐雨,深究病理渊源,探寻生命之道,形成篇章,立书著录,点亮学科教育发展之通途。近年来获批科研立项基金:国自然3项,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6项,省中医药局课题10项、市自然10项。2022年发表各类论文70篇,其中SCI论文21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专著4篇。

图片52.png

图片53.png

图片54.png

  【发展愿景】

  按照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布局规划,加快医院内涵建设及人才培养,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末,力争将医院打造为国际、智慧、人文的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成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中西医结合先行示范医院,打造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发展的“深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