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骨折现象,一般都是由骨质疏松症而引起的,而且一般被老人所忽视,甚至部分老人被确诊发生脊椎骨折时,才知道自身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就是骨骼疼痛而且难以缓解,同时容易使人体发生骨折现象,可以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关键因素。
腰背痛多由于劳累而引发是人们默认的观念,这就使得老年人在初次感受到腰背痛时,不会引起他们和家人的重视,只会让老人多休息,少劳作。当这种腰背痛是骨折现象时,就会耽误老人的治疗时期,增加治愈难度,这也是当今大部分老人在就医时骨折症状就处于中晚期的原因。
另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一旦受到外力的冲击,如跌倒、扭伤、颠簸等,都可能会造成脊柱压缩性损伤,从而出现骨折现象。想要有效减少老年人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不仅仅需要家属和老人能及时发现骨折症状的出现,及时就医治疗;同样还需要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做好护养工作,如增加老年人的营养吸收,鼓励老人锻炼身体等,预防老人患上骨质疏松症;另外家属对于老人的日常活动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老人受到外力的冲撞,哪怕是坐车时的颠簸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骨质疏松预防方法
定期体检,老人家能保证身体健康往往是儿女们最期望的事情,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做全面的体检,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及时治疗。由于骨质疏松症状在平时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只有老人在体检时才能通过身体指标反映出来,所以家属带老人及时体检,是了解老人身体状况、避免骨质疏松的最好方式。合理膳食,增加老人营养吸收。
饮食是提高老人体质的最有效途径,体质的提高自然就能改善老人的身体状况,减轻骨折危害发生的几率。在饮食上,家属可以为老人多提供一些高蛋白、高能量、富含钙质并且易吸收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这是为老人提供身体所需营养、避 免骨质流失的关键一步。
鼓励老人合理运动。对于骨质疏松潜在患者,最不应该做的就长时间不活动,老人要适当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或者打打太极拳,做一些养生的运动,保持骨骼的灵活性,这是减缓骨质疏松症状,增强身体强度的好方法。
钙质补充,年龄偏大并且身体不好的老人,还可以提前对钙质进行补充,如每天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钙片,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钙质等,都是家属和老人要注意的事项。
老人活动注意事项
1.如果老人存在腰背部伤病史,那么家属和老人一定要注,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腰背疼痛现象,千万不能忽视,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来诊断病情病因,这是因为有病史的老人更容易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
2.尽量避免过量劳动。老人的骨骼较年轻人更加脆弱,在劳动中很容易受到扭伤、拉伤状况,这些都是脊柱骨折的潜在诱因,减少老人的劳作量是避免骨折的有效措施。
3.在车辆使用中要保持良好的坐姿,由于路况原因或者驾驶原因,如颠簸现象、紧急刹车现象,都可能对老人身体造成一定压力,只有让老人保持一个合适的坐姿,才能减轻对其身体的损害程度,避免骨折现象的发生。
(文章内容由骨伤三科汪代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