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医院概况

党建动态

医院新闻

通知公告

就医指南

专科专家

科研教学

健康教育

辅助栏目

胆石症的发病及其预防方法

日期:2024-01-05 信息来源:

  一、何为胆石症?

  胆石症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病症。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的区分。但临床实际上,常常有几种部位的结石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形态、大小和成分等一般也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形成的机制也是不同,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也将因人而异。

图片1.png

  二、胆石症的常见表现

  胆石症典型的症状为胆囊叩痛、胆道梗阻、胆绞痛、右上腹痛及右上腹压痛、面目发黄。但约60%的胆囊结石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于体格检查、影像学体检或行上腹部其他手术而被发现。当结石在胆囊管嵌顿引起梗阻时,常表现为右上腹胀闷不适,类似胃炎症状,但区别在于服用治疗胃炎药物无效,病人多厌油腻食物;有的病人于夜间睡眠时变动体位时,结石堵塞于胆囊管处暂时梗阻而发生右上腹和上腹疼痛,因此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常有夜间腹痛。

  三、胆石症的发病原因

  胆囊结石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肥胖、生育、种族和饮食等因素有关,也受用药史、手术史和其他疾病的影响。大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本病在儿童期发病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近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囊的胆色素结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此差异与雌激素降低胆流、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动力、使胆汁淤滞有关,这也是孕产妇更易得胆石症的主要原因。而肥胖人士更易患胆囊结石的原因在于其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量增加相关。饮食习惯也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四、胆石症的预防

  1.胆石病的一级预防

  胆石一级预防针对的是防止胆石形成。胆石的发生既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前者很难改变,而后者可以有效的控制。前文已述,高热量和高油脂的摄入,胆石病发病率会明显增加,故应尽可能清淡饮食,多以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如蔬菜瓜果等。特别是肥胖患者体内胆固醇过多,且常常因为减重,消耗体内脂肪组织,其中的胆固醇便排入胆汁,也增加胆汁胆固醇量,故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2.胆石病的二级预防

  胆石病二级预防就是减缓乃至防止胆石症的症状发生。如口服消炎利胆片等溶石、碎石药物等,可以减少或去除胆石达到预防目的。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除考虑疗效外,还要考虑选用安全、并发症少的方法。其次要进一步研究无症状胆石自然史,了解转化为症状性胆石的比例和临床特征,以及对胆石出现症状的危险性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以建立更完善的治疗无症状胆石,实现二级预防的方案。

  3.胆石病的三级预防 

  胆石病的三四级预防是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并且防止胆石症的并发症。当胆石症发展到有症状时,想要控制其再无症状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有病情进一步进展至合并急性胆囊炎、继发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等并发症的可能,如想预防并发症的发展,治疗的金标准就是胆囊手术。

  常见手术方式

  (1)胆囊切除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也可应用传统的或小切口的胆囊切除。

  (2)部分胆囊切除术:如估计分离胆囊床困难或可能出血者,可保留胆囊床部分胆囊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该处的黏膜,胆囊其余部分切除。

  (3)胆囊造口术:对高危病人或局部粘连解剖不清者,可先行造口术减压引流,3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4)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可减低胆囊内内压,急性期过后再择期手术。适用于病情危重又不宜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病人。

  其中胆囊切除术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方式,将胆囊切除的手术,胆囊切除术属于二级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属于三级手术,手术大概需要 1-3 小时,一般住院 5-7 天。大多数情况下手术比较规范,手术后远期效果也较满意。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最常见且最有效的手术方式。